第319章
; “嗨,吃海鲜还有过敏的呢。”

  “实在不放心,你自己买回去以后晒晒,反正我肯定要买新鲜的。”

  “这个椴树银耳,听说还挺补。”

  “就是一人两朵太少了。”

  “老周!小孩子算不算嘛?”

  “算。”

  “呦,这回咱算是赶上了。”

  “老周!肚子里的算不算嘛?”

  “算。”

  “那可太好了。”

  “老周!我家金子算不算嘛?”

  “它也吃银耳啊?”

  “……”

  第二天一早,头一批收获的银耳从上水村那边运过来,牛王庄上几乎所有长工短工都掏钱买了,虽然老周也说了,暂时不打算离开的人,可以先不着急,等到离开前再买了带回家去,但是大伙儿都担心到时候就没货了,所以个个都决定先把东西买到手里再说。

  上水村生产的这个椴木银耳个头小小的,也就比成年男人的拳头大一点,颜色看着也不那么干净,这都是露天种植的缘故,气味倒是特别好,闻起来有一股天然的清香。

  当天晚上吃过晚饭以后,就有好多人在院子里炖起了银耳,那些大锅大灶的,一锅能放好多个炖盅,当天采摘下来的银耳特别鲜嫩,撕碎了加些井水到炖盅里,再放一块冰糖几颗枸杞子,放在大锅里隔水炖,不到半个钟头就已经足够粘糯。

  “哎,小心点小心点,别翻了。”等到开锅的时候,大伙儿就纷纷围上去拿自己的那一份。

  四合院里的大锅基本上都是尖底的,大伙儿在锅里加个箅子,然后又加水漫过箅子,再将炖盅摆放在箅子上,这样一来,每锅都可以放不少个炖盅,而且还避免炖盅和锅底的直接接触,是真正的隔水炖,就是拿取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得注意平衡,这一个箅子要是斜了,上面那些银耳就都得遭殃。

  夜幕降临,大伙儿纷纷端着自己的那一份银耳到长廊上去吃,老周家的银耳炖出来甘甜清香、滑嫩软糯,有些人时候趁热吃,有些人喜欢放在井水上冰一冰再吃。

  有人跑到自己宿舍里把自己的脸盆拿出来了,打一盆井水放在长廊上,再把那一盅银耳放到里面,然后就坐在一旁和别人边聊边等,还有那心急的,时不时就要拿起调羹吃一口,还没等到那一份银耳彻底凉下来,就已经吃得七七八八了。

  还有些人仗着自己的炖盅大,装得没那么满,拿到附近水沟里去冷却的,牛王庄上的水沟都被截流成一个一个的小水池,水池里还养着山坑螺和溪石斑鱼这些东西,沟里的水流总是不急不缓地流着。

  他们把自己的炖盅放下去,然后就蹲在沟边守着,看着那炖盅在水里一沉一浮轻轻摇晃,有些人看了觉着画面挺美,就掏出手机拍张照片。

  “少放几盅,别把鱼给烫坏了。”老周这时候也捧着他的那个炖盅来到水沟边,伸手进去试了试水温,还好,还算比较凉。

  “老周,要不咱啥时候也弄个放花灯活动吧。”一个年轻姑娘提议道。

  “你们到镇上放呗,想放多少放多少。”镇上那些人都爱热闹,真要有人跑去放花灯,他们指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