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蓝鳍金枪鱼
��朝的黑石号,一夜巨富。

  可见,这片水域的富饶程度。

  但是很可惜,这期间沉船倒是发现了两艘,但是都已经是毫无价值的烂木头了,里面的货物甚至是连原样都看不出来了。

  在靠着天上的北极星辨认了位置,4个小时后,李一航终于确定,应该是迷路了!尼玛啊。。。我要申请个防水的gps!

  不过,再偏差也跑不到太远的地方,这里大概是舟山渔场的外围了吧?

  他就这么的自我安慰着。

  一路上虽然发现了不少的鱼群,但是基本没有大鱼,更多的是在孵化的不知名的鱼苗。

  李一航深深的叹了口气。

  这片海域,真也有不堪重负的意思了吧。

  国内渔民整体而言并不具备成熟的远洋捕捞能力,于是只好将近海的位置铺设层层的,不断缩小口径的网,近乎于摧毁式的破坏近海的生态资源。

  心头无奈的叹息着,他取了点身上的海精灵体液,控制着融化在海水中,孕育着这一片的鱼苗儿,希望能为接下来的海底更添生机。

  一路漫无目的的游荡着,藻类生物随着水流轻轻拂过他的身躯,总有种痒痒的错觉。天空中,一缕阳光刺透海水,直达了过来。

  居然已经是第二天了啊,看来今日注定一无所获了。

  这么失望着的李一航,终于不再强撑着了,将海精灵慎重的安置在海底的礁石下,沉沉睡去了。

  。。。。。。。。

  东和若丸号上,山下太一郎正在朝霞下眺望着东方。

  虽已经盛夏,但热对流的海风总能带走汗液,给身体送来徐徐凉意。他是一个合格的渔夫,是隶属于家庭式作业远洋渔船的一员,已经有30年的渔龄了。在这条由邻里集资购买的新型捕捞船上,他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威。

  是以他虽然看似没什么动静,其实是在观察着风向和水文情况,空气温湿度,海鱼活跃度,总结后以他丰富的经验判断即时的天气状况。他是一个顽固的人,虽然接收无线电台的海事报道,但是却从未停下过自己的判断!他把这种智慧,叫做英明。

  因为国内对于海鱼的旺盛需求,多少的鱼抓回去都能保证一个非常好的销路,是以他们更是日以继夜的到处捕捞。

  这里说一下日本的渔业政策。

  在二十世纪的二战结束后,重生的日本政府就颁布法令,对国民从事远洋渔业给予奖赏,用政策鼓励他们的渔船到其他国家的沿海去捕获,刺激并大力推动了远洋渔业的进行,从而保护了本地日本海的渔业资源。

  于是这大半个世纪来,天朝,猴子国,马来国度等捕鱼业俱都受到强烈冲击,在海上常常还能发生冲突。就算是现如今,日本的远洋捕捞更是肆无忌惮,比如捕鲨捕鲸都能到达南极和北极。

  已显露老态的山下太一郎还在孜孜不倦的霸占年轻人的位置的时候,突然从船长室传来他的儿子山下太郎的呼喊,“父亲,探鱼仪发现东南方向一条大鱼,这个波纹的显示,大概有1·2米左右,在水面4米处巡游,是否捕捉?”

  “调转航向,向那条鱼的位置以10节航速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