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装护侨!!
��方面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局势控制的情况下,华侨团体如海参崴中华总商会、黑河江北旅俄华侨会、伯力中华总商会、

  阿穆尔省华侨总会等,都紧急呼吁祖国派兵前来护侨。

  控制东北的张作霜等奉系军阀,与控制北京的皖系军阀,矛盾极深,但在护侨的问题上,双方罕见地保持了一致。

  奉天、吉林两省奉命,立即抽调了大批兵力。张作霜等还在华侨中推广自我保护办法:“一、财产造册送交俄官,以为损失索赔根据。

  二、紧急时悬挂国旗,标示华侨。三、各商设团自卫。”

  但是,这种隔靴搔痒的办法已经无法应付俄罗斯越来越恶化的局势。

  国务院随即进行了讨论,终于决定派遣一艘军舰前赴海参崴护侨,由海军部负责落实。海军部在指定了“建康”号驱逐舰担负这开天辟地的出国护侨任务。

  〖中〗国派遣军舰赴俄护侨,ji怒了〖日〗本。

  此时的〖日〗本,正致力于建立中日的共同防卫体系,以便攫取自己在“北满地区”的特权。〖中〗国的单独行动,大大打乱了〖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计划…。可以说“建康”号奉命赴俄,因力量依然单薄,对护侨来说,实际意义并不大。

  但这不仅是〖中〗国执政者第一次通过武装护卫的方式表示对海外侨胞的关切,更是在当时的弱势环境下,对〖日〗本逼迫的一次软对抗。

  在〖日〗本的高压下,〖中〗央政府一边尽力敷衍〖日〗本,另一边敦促“建康”号尽快成行,将生米煮成熟饭。外交部不断催促海军部……,即日开驶……,并电告海参崴总领馆,切实做好“建康”号的煤炭、淡水、食品等补给供应。

  在〖日〗本的一再责难下“建康”号驶离国内军港,4月16日在华侨们的欢呼声中,进入了海参崴港口。

  “建康”号驱逐舰进驻海参崴还不到一个月,俄国“捷克军团”发动叛乱,远东局势更为混乱。

  列宁立即着手弥补,建立了红军“东方面军”对捷克军团和白卫军展开攻击。“白”方逐渐不敌“红,…方,开始步步向东撤退。而支持“白”方的协约国,包括〖中〗国在内,开始积极部署营救捷克军团的使命。

  捷克军团事件,令远东华侨的处境更为悲惨。捷克军团切断了西伯利亚大铁路,至少20多万华工滞留鄂木斯克和伊尔库茨克,发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日军虽然数次前来赈济灾民,却明确宣布华侨不在赈济范围,连购买赈济粮的资格都没有。

  白俄政权之外,布尔什维克、〖日〗本军等,也纷纷印刷各自的纸币,强行兑换,令远东地区成为全球纸币币种最多、物价最为离谱的地区。

  加上各种政权强行征收高额税收,远东地区的华商被彻底地变成了“无产阶级”而且,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任何保障,针对华人的烧杀jiānyin不绝于耳。

  “财产任便处置,生命随意蹂躏”“数十万侨民生命日居釜底,千百万财产形若垒卵。”

  远东华侨们再度向祖国发出呼吁:出兵!出兵!

  此时,协约国各国也在积极磋商出兵干涉俄国内战,日、美、英、

  法等逐渐形成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