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三朝太妃 第114节
�们过于懈怠,床角墙角多有灰尘,劳烦谨太嫔让宫侍们仔细打扫一番。”

  这还挺讲究。

  檀雅干笑两声,应下来:“我正好要重新安置太妃们,命人打扫时会将清溪书屋一并囊括在内。”

  雍正满意地“嗯”了一声,又道:“谨太嫔这书房与苏贵人同用,朕不便看书,请谨太嫔再单独准备一间书房供朕使用。”

  “清溪书屋不是有书房吗?”康熙生前好读书,清溪书屋之名便与此有关,书籍极多。

  雍正淡淡地说:“朕自有喜好。”

  檀雅闻弦知意,所以是爱看话本,呵,还说是内务府忘了……

  第137章

  先帝驾崩, 朝臣取出先帝置于乾清宫匾额后秘密建储的遗诏,遗诏中,先帝明确表示他驾崩后由四皇子宝亲王弘历继位, 毋庸置疑,新皇顺畅无比地登基, 未如他祖父或者父皇一般经历诸多坎坷才走上大位。

  而权力交替之际, 新皇需要做得事情, 多有旧例,一切遵照旧例做便可。

  同时先帝还有数封遗诏, 一并宣读, 其中一封便是直接册封宝亲王福晋富察氏为新帝皇后, 统领后宫,至于新帝后院的其余女子, 皆未有提及。

  然后第三封遗诏之内,再次提及对他后宫诸后妃的安排:诸妃嫔在他驾崩后尽数移居至畅春园中,并且有子遗妃在其五十岁后, 可准许其子接其出宫荣养。

  先帝共生有十子,只有四子长成。三子弘时之母齐妃已于年初病故;幼子弘瞻还是孩童,其母歉嫔刘氏年纪比新帝还小,出宫荣养之期尚远;唯有五皇子弘昼之母裕妃耿氏, 儿子成年晋封亲王爵, 裕妃本人的年龄也已过五十, 符合皇子接生母出宫荣养的条件。

  第四封遗诏,则是对圣祖遗妃,嘱托新帝尊敬周全地照顾她们, 点名佟佳皇贵太妃、宣太妃等几位之后, 单独点出荣乐长公主之生母柔贵人苏氏, 准许信郡王胤祜在柔贵人五十岁之后代荣乐长公主接其回府荣养。

  另有几封遗诏,则是先帝对大清未来十年的展望和规划,涉及军政民生方方面面,长到宣读遗诏的大臣念了将近半个时辰才结束,一放下遗诏便逃也似的去喝水,再不愿拿下一封。

  读的人受罪,听的人也受罪,满朝文武一动不动地跪在下首,说句不大恭敬的话,对先帝的驾崩都没那么悲戚了。

  当然,这只是某些人脑中闪过的一时之念,实际上先帝如此兢兢业业,连遗诏都是对大清的殷殷期盼,恐怕先帝的儿子们都未曾得到过先帝如此多的费心,朝臣百姓们思及先帝,多是真心实意地伤痛不舍。

  甚至自先帝驾崩的消息传扬开,有曾经受过先帝恩惠的百姓自发地祭祀先帝,为先帝诵经祈福,这大概是为帝之人,最高的荣耀。

  檀雅在畅春园得知雍正准许胤祜将来接苏贵人出宫荣养的消息之后,也对雍正产生了感激之情,哪怕从前一直说求一求再说,兴许皇上能应允苏贵人出宫,可她心里也没有底,甚至早就做好准备,如果苏贵人不能出宫,她就一辈子都留在宫里,因为孩子们都会有新的人生,她们才是彼此的陪伴。

  因为这种心情,檀雅在对待雍正的需求时,不再得到吩咐再去做事,而是主动地为其更好的享受鬼生进行思考。

  就比如……“您如何翻书?是否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