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谈美劝孙
/>   米国高调的“重反亚洲”,其战略目标一箭数雕:一是占据亚太龙头地位,主导“太平洋世纪”,确保太平洋地区继续成为米国的“提款机”,成为它与欧元竞争的根据地。二是遏制中国的势头,不容任何国家挑战米国霸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判断,2016年中国的gdp总量可能超过米国,到2030年,中国可能大大超过米国,甚至可能超过米国三分之一,或接近二分之一;到了2050年,中国可能就将完全在经济上超过米国。尽管这只是一种预测,但此一前景已足以惊出米国人一身冷汗了啊!

  为了延缓甚至阻止这种可能xing变成可怕的现实,马黑脸zheng fu尽管仍对有可能被德国整合统一的欧洲放心不下,但在权衡再三后,还是决定移动自己的战略重心,从地缘和货缘的两大战线环绕中国展开了一连串的打压动作,大有先压住中国的势头再说的架势。

  但透过近期米国对中国又打又拉且雷声大雨点小的种种举动来看,米国的着力点还在于如何尽快走出困境的这一点上。

  从米国此番为配合战略调整,使用的策略被冠名以“巧实力”,也可以看得出其手上可以打的牌已很有限。打压中国,除了遏制中国对其霸权的挑战外,更紧迫的,还是要让中国在经济上向米国低头,在更大程度上为米国经济复苏做贡献。

  米国在亚洲地区主要策略就是“制造麻烦,控制危机,”因为只有制造麻烦,才能创造出米国重反亚太的战略需求,才能拖住老盟友和吸引新伙伴,也才能显示出米国实力水桶中最长的“军事长板”。过去米国的策略是“水涨船高”,各国是水,它是船,船被水高高托起,大家好,我更好。你高,我更高。现在米国自己遇到麻烦了,水涨船高的可能xing自然也就没有了。另一个策略就浮出水面,“水落石出”,用弱化别国来相对凸显现出米国的“强”。

  不过,即便米国这次战略重心针对中国的意图如此强烈,我们对米国战略意图的判断和应对仍不宜反应过度。因为,米国作为一个成熟的世界大国,当然懂得国际事务不可能完全由霸权决定。

  你可以一超独大,但不可能一手遮天,很多事都需要同别的国家,特别是大国合作,也就是通过共治才能实现。太平洋区域肯定是需要共治的。中国也肯定是米国在太平洋地区共治的绕不开的因素。

  因此,米国对中国的基本策略,只能是尽力挤压中国的空间,挤压中国应得的利益,以便制造更多的筹码,最大限度地与中国讨价还价。

  在这个大前提下,可以判断米国重反亚太针对中国的目的,是要用亚洲安全问题来遏制中国,给中国“去势”,使中国更加温顺地与米国走到一起,在它伤口修复差不多的时候,再跟欧洲进行一场货币霸权的对决。就此意义上来说,米国不会希望亚太地区的危机失控,也不希望与中国全面对抗,因为在与欧元区博弈和吸收亚太地区能量的过程中米国还需要借重中国。

  这此一意图在一件事上暴露无遗:新年伊始,马黑脸和希拉里轮番出击。极力架空甚至废弃已经存在了近二十年的“apec”机制,借壳上市,把原本默默无闻的“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变成米国主导乃至主宰亚太经济的新平台,为亚太经济重新定则立规,意在用其将亚太国家一网打尽,其用意并非真要排除中国,因为今天的世界经济,排除了中国只会更糟,所以,其用意只在压中国屈服,给中国经济戴上笼套。

  这一系列动作,从战略设计到付诸实施,可谓是步步jing心,有板有眼。从中可以看的出米国战略决策层的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