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五章 李昊出的主意
��头。

  与以往相比,在合作社没有出现之前,多数百姓都是靠租种富户家的农田来维持生计,有良心一点的主家会给出六四分成的分配方案,主家六,佃户四,遇到黑心一点的就会变成七三更狠的八二也不是没有。

  除去这些,还有朝庭额外的摊派有时候也要百姓来承担,修桥、补路、叠坝、挖渠,出人工不说,有时候还要出钱。

  至于说唐律规定的永业田和口分田,这最多也就是个书面上的东西,大部分百姓其实是享受不到这些待遇的。

  不是说官府不给,而是障碍太多,意外太多,毕竟大唐的律法与后世相比并不健全,总会有许多空子给那些大户钻。

  所以,大唐的百姓基本上还是赤贫居多,真正有田的人最多能占总人口的三到四成。

  “姐夫,别发呆了,先帮我把问题解决了成不。”李泰在一边早就等的快要发霉了,好不容易见李昊闲下来了,立刻嚷嚷道。

  李昊回过神来,重新坐到火堆旁边,扒拉着里面还未熟透的叫花戏,有一搭无一搭的说道:“你有什么问题,不就是每个县各自设立蒙学么,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说的倒是容易,各县设立蒙学,你有没有算过会有多少生员。按照你之前的意思,一个县至少有数百年龄合适的学生,这是一个蒙学能够解决的么。还有……”

  李泰扮着手指一件件的数着自己遇到的困难,头大如斗。

  李昊就坐在那静静的听着,也不插言,等到他说完了,才缓缓说道:“每县数百生员这的确是个问题,不过想要解决也容易。”

  “容易?那你说如何解决。”

  “按年龄划分呗,八岁入学,每年一批,这样不就行了。至于你说的更高一级的学堂,青雀啊,你觉得现在考虑这个有用么?就算你现在弄出来了,你有生员么?”

  李泰:“……”

  认真想想,好像,可能,大概,真的没有哦。

  李昊撇撇嘴:“你啊,做事之前你大哥就没跟你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的故事?”

  李泰被噎的差点背过气去,指着李昊:“你……,你这淫徒,怎能如此无礼。”

  无礼?这就无礼了?

  李昊眨眨眼睛,矫情啥啊。

  “这样吧,既然你来都来了,那就在太原府做个试点,先办一间蒙学招一批学生,喜欢的话就亲自做几天先生或者直接当个教谕啥的,体验一下生活。”

  李泰有些急眼:“不是吧?我只是来讨个主意……,没想着要留下。”

  “不留下你怎么会知道兴办义学的真实情况,百姓到底愿不愿意将子弟送来上学,那些教材编写的否合适,这些需要你亲身来体会,听别人给你汇报你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某些事情背后的东西。”

  背后的东西,李泰皱了皱眉。

  他是书生义气重不假,但并不代表他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子,李昊的提醒下,他终于意识到似乎自己过于相信那些手下了。

  “姐夫,你的意思是有人在阻挠这件事情?”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