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擂台首赛(四)
羊肉,晚再好好吃一顿。”
听说有肉包子,王贵和汤怀争先恐后地冲进了饭堂,各抓一个往嘴里塞,李延庆和岳飞却有点漫不经心地坐下来,两人都在竖耳听屏风里的对话。
姚鼎和汤正宗坐在被屏风包围的雅座内,姚鼎用勺子舀了一勺他最喜欢的细白鱼羹品了品,便对汤正宗道:“今天要留意一点。”
汤正宗心一惊,“出了什么事情吗?”
姚鼎冷冷道:“也没有出什么事,不过今天马县丞的茶杯也摔落得太及时了。”
汤正宗也听说了马县丞有故意干扰试之嫌,便点点头说:“果然被我说了,昨晚何振去拜访马县丞是有深意的,不过卫南镇已经出局,我想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他毕竟是县丞啊!”
姚鼎没有吭声,他慢慢喝着杯酒,从屏风缝里瞥了一眼李延庆,这才缓缓说:“庆哥儿的父亲是李大器。”
汤正宗惊得张大了嘴,又惊慌地回头看了一眼李延庆,半响才回过神,“不会吧!几年前的事情马县丞还会记得?”
姚鼎不屑地哼了一声,“要看是什么事了,这种事情我估计某个县丞一辈子都记得。”
“说得也是啊!”
汤正宗若有所思道:“本来他要升知县了,是因为那件事闹出了替考丑闻,虽然脏水都泼到李大器身,但他还是受了影响,升职的机会没了,要是他知道庆哥儿是李大器的儿子.....”
停一下,汤正宗又道:“不过县里都在传闻刘知县和马县丞不和,姚师父有耳闻吗?”
姚鼎淡淡一笑,“我在偏乡僻壤教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哪里会知道这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
“这件事还真不是捕风捉影,去年我们河北西路转运使王相公途径汤阴县时,有人投了一封检发信,告刘知县利用疏通永济渠的机会坐赃三千贯,听说这件事刘知县走了汴京的关系才不了了之。”
汤正宗声音越来越低,身体也越来越靠近桌子,仿佛他在说一件被官府听见要满门抄斩的大事,却没留意到自己袖子卷进了桌的鱼羹之。
姚鼎眉头一皱,连忙将他**的袖子从鱼羹里扯出来,又心疼地看了看才喝了一口的鱼羹,这可是汤阴县最有名的细白鱼啊!冬天要卖一贯钱一条。
“啊!真抱歉,我让掌柜再做一份,算在我的帐。”汤正宗向掌柜招招手,准备去给掌柜解释。
“不用了!”
姚鼎拉他坐下,又继续刚才的话题,“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不是想说,是马县丞投了知县的检发信?”
这时,掌柜过来收拾鱼羹碗,汤正业连忙闭了嘴,待掌柜走了,他才压低声音道:“如果刘知县倒了,那么是马县丞接任,他是最大的得利者,反正从那以后,两人的矛盾有点公开化了,我想刘知县一定知道了什么。”
其实姚鼎倒很清楚刘马二人的矛盾在哪里?这里面涉及党争,刘知县是王荆公晚年的门生,而马县丞是司马相公的同乡,蔡京立元祐党人碑后,刘马二人很难在一起共事了。
不过这两人在朝廷人微言轻,斗归斗,面却懒得管,倒并不是汤正宗说的那样为了争权夺利。
只是姚鼎并不关心汤阴县的官场内斗,反
听说有肉包子,王贵和汤怀争先恐后地冲进了饭堂,各抓一个往嘴里塞,李延庆和岳飞却有点漫不经心地坐下来,两人都在竖耳听屏风里的对话。
姚鼎和汤正宗坐在被屏风包围的雅座内,姚鼎用勺子舀了一勺他最喜欢的细白鱼羹品了品,便对汤正宗道:“今天要留意一点。”
汤正宗心一惊,“出了什么事情吗?”
姚鼎冷冷道:“也没有出什么事,不过今天马县丞的茶杯也摔落得太及时了。”
汤正宗也听说了马县丞有故意干扰试之嫌,便点点头说:“果然被我说了,昨晚何振去拜访马县丞是有深意的,不过卫南镇已经出局,我想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他毕竟是县丞啊!”
姚鼎没有吭声,他慢慢喝着杯酒,从屏风缝里瞥了一眼李延庆,这才缓缓说:“庆哥儿的父亲是李大器。”
汤正宗惊得张大了嘴,又惊慌地回头看了一眼李延庆,半响才回过神,“不会吧!几年前的事情马县丞还会记得?”
姚鼎不屑地哼了一声,“要看是什么事了,这种事情我估计某个县丞一辈子都记得。”
“说得也是啊!”
汤正宗若有所思道:“本来他要升知县了,是因为那件事闹出了替考丑闻,虽然脏水都泼到李大器身,但他还是受了影响,升职的机会没了,要是他知道庆哥儿是李大器的儿子.....”
停一下,汤正宗又道:“不过县里都在传闻刘知县和马县丞不和,姚师父有耳闻吗?”
姚鼎淡淡一笑,“我在偏乡僻壤教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哪里会知道这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
“这件事还真不是捕风捉影,去年我们河北西路转运使王相公途径汤阴县时,有人投了一封检发信,告刘知县利用疏通永济渠的机会坐赃三千贯,听说这件事刘知县走了汴京的关系才不了了之。”
汤正宗声音越来越低,身体也越来越靠近桌子,仿佛他在说一件被官府听见要满门抄斩的大事,却没留意到自己袖子卷进了桌的鱼羹之。
姚鼎眉头一皱,连忙将他**的袖子从鱼羹里扯出来,又心疼地看了看才喝了一口的鱼羹,这可是汤阴县最有名的细白鱼啊!冬天要卖一贯钱一条。
“啊!真抱歉,我让掌柜再做一份,算在我的帐。”汤正宗向掌柜招招手,准备去给掌柜解释。
“不用了!”
姚鼎拉他坐下,又继续刚才的话题,“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不是想说,是马县丞投了知县的检发信?”
这时,掌柜过来收拾鱼羹碗,汤正业连忙闭了嘴,待掌柜走了,他才压低声音道:“如果刘知县倒了,那么是马县丞接任,他是最大的得利者,反正从那以后,两人的矛盾有点公开化了,我想刘知县一定知道了什么。”
其实姚鼎倒很清楚刘马二人的矛盾在哪里?这里面涉及党争,刘知县是王荆公晚年的门生,而马县丞是司马相公的同乡,蔡京立元祐党人碑后,刘马二人很难在一起共事了。
不过这两人在朝廷人微言轻,斗归斗,面却懒得管,倒并不是汤正宗说的那样为了争权夺利。
只是姚鼎并不关心汤阴县的官场内斗,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