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3)
/>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跟着附和, 是啊, 小沈, 不是我说你,你对我们农学院很没有归属感啊。

  不用说我就知道,又是回家陪夫人吧,啧啧。

  可怜我们农学院哦, 每次比赛都

  打住!沈清疏连忙截断话头, 苦笑道:各位,我去,我去还不成嘛!

  这还差不多, 那说好了,明日老地方见。众人这才喜笑颜开,拍拍她肩膀走了。

  沈清疏无奈地摇摇头,行吧,明天改带阿止看球赛去。

  她现在的官职是农学院正六品学士,没错,皇家农学院不是学校,是政府机构,而学、硕、博、院就是世祖恶趣味定下的官职名称。

  至于她为什么到了这里嘛,说来话长,一年的孝期结束后,经过林北澜运作,她本来是调任工部任主事的。

  可京城不比岳水县,遍地是权贵,她一个小小的六品官根本排不上号,做事的掣肘很多。

  工部掌管全国工程、交通、水利和屯田登事,皇家林苑营造也是一力揽之,虽然不比户部管钱,拿到的工程款项也是一笔巨款,其中可做的手脚非常多。

  沈清疏也不是愣头青,对于采购琉璃瓦、青砖枕木一类,扣一点就扣一点,反正皇家宫殿修缮,预算总是超出的,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不拿,也不会去举报别人。

  但她任事第二年,连续大雨,为防黄河泛滥,她们几个被临时调到都水清吏司,加固沿河堤坝,便是这样关系民生的大事,都还有人敢伸手。

  河水奔腾,做工的民夫掉进水里,几秒就不见了人,沈清疏日日顶着大雨巡视河岸水位,这样的情况下,察觉以后自然是勃然大怒。

  当即一封谏书送到了督察院,沈清疏在议事时,毫不留情地直接戳破窗户纸,当着清吏司郎中的面,将那两个同僚骂得狗血淋头。

  回京以后,这两人自然没有好下场,其中一人有个叔叔,任通政司左通政,这一下记恨上她,暗地里总指使人使些小绊子,工部同僚,也有意无意地排挤。

  好在她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又有林北澜护着,虽然憋屈了些,也没出什么岔子。

  再之后,林北澜就想办法把她调到了农学院。

  农学院也不管政事,官员都多少懂一些农学知识,朝廷划了一块地,每年拨一点点钱,任这些人折腾,研究提高产量的办法,更近似于一个研究机构。

  无钱无权,到农学院做官,被大家戏称为发配冷宫,因而有野望的官员都很快运作调走了,常年留下来的都比较佛系。

  沈清疏却感觉好受多了,如林北澜所说,六部权利那么大,哪个没猫腻?除非她去大理寺,可翁婿二人也太明显了。

  她本来也想过再外放,但她现在的级别还不够,外放也是做知府衙门的佐官,没法事事做主,加之何氏也舍不得她,不愿她外放。

  她在农学院做研究也好,不用面对烦人的上司,同事相处和睦,说话就是说话,也不用琢磨隐含的意思,甚至下班都更早了。

  真要是研究出杂交水稻,那就是无量的功业,远胜过那些狗屁的勾心斗角。

  唯一的缺点,就是农学院一群人,人菜瘾还大,每次比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