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四百八十章 谢罗夫之战12
战争中捞取好处的想法。就像前几天国防军递交过来的一份文件显示。波兰和西欧几个国家准备向中苏战场派出军事观察员,并且希望由部分支援者组成的部队参加中**团参战。看完这份文件的方子达心里非常清楚,其实这是一种试探,在这些国家背后是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其中有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各国的影子。他们的肚子里打什么算盘不言而喻。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而没有真正的友谊,作为国务总理,方子达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在前线胜利的背后,中国政府的压力也不小,支持一场现代战争所需要的金钱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何况现在的中国国防军无论从装备还是战术来看,其后勤支持是异常恐怖的。

  仅仅一个半月的战争,中国政府的战争支出就高达数十亿,而且这个数字随着战争的持续依旧不断上涨。要不是方子达早在几年前就着手准备,而且在欧洲大战期间大捞了一笔,恐怕战争还未胜利政府就先破产了。但就算这样,一旦这场战争打上一年两年,国家也必然元气大伤。

  不现在还好,随着前线的顺利,国库的压力减少许多,而且由于战争的刺激使得国内各行业出现了兴旺的现象。另外,蒋志清在其中功劳也是不小,在上*海的蒋志清利用中苏开战的机会大肆在国际上炒卖黄金、白银、铜等贵金属,同时利用外汇市场和在日本的外汇黑市买进抛出,在极短时间内就赚取了巨额利润。为此,方子达特意嘉奖蒋志清的功劳,并又国务院下文任命蒋志清为财政部部长助理之职。

  今天吴佩孚匆匆赶来,本以为会听到又一个好消息,没想到接到的反而是一个坏消息。根据刚刚得知的情报,远东政府军在鄂毕河西岸,汉特—曼西斯克地区由于轻装前进,求胜过切被伏龙芝率领部队打了个突然袭击。这一仗远东政府军损失了近四万精锐部队,可谓元气大伤。

  如果不是冯玉祥的三十九师一部在最紧要关头赶到,就连远东政府军的总指挥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弗兰格尔也差一点儿阵亡。虽然之后,伏龙芝部见我军援军已到,再进行攻击已经失去了奇袭效果,所以主动退兵后撤。战后。远东政府军已经失去了继续向谢罗夫推进的能力,按照张虎臣所说,由于这一仗损失太大,整个远东政府军恐怕要休整一些时日才能继续战斗,为了不影响谢罗夫战役的整体计划,所以张虎臣建议中国远东集团军从现在开始正式脱离远东政府军的序列。带领部队先行向谢罗进军。

  “苏俄人已经有坦克和飞机了?而且伏龙芝还在伏击中首先使用?”

  方子达皱眉问道,吴佩孚点头回答道;“张虎臣部对此已经确认,苏俄红军的确在战斗中使用了坦克和飞机,而且战后我军在战场上收获了敌人几辆被遗弃的坦克,至于飞机根据情报显示,应该是欧洲大战时期的飞机型号,只不过苏俄人进行了改装,无论其速度、高度、装弹量和攻击性远远比不上我军的飞机。”

  “那坦克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欧洲大战时期英国人使用的老家伙?”

  “这倒不是,根据敌人的坦克残骸显示。这是一款新式的坦克。” 吴佩孚向身边的参谋官点了点头,这个配带上校军衔的年轻军官站起身来,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方子达。

  “总理,这是我军对苏俄红军所出现坦克的初步数据,由于坦克残骸正在运回途中,具体数据要过些时间才能全部汇总。”

  方子达随手接手看了一眼,一看之下就愣住了。他虽然不是技术出身,可因为长期主持军工的原因对坦克还是有些了解的。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