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何后
��秦亡,刘邦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一记为“汉传国宝”。

  西汉末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未立,玺藏于长乐宫王莽的姑母孝元太后处。王莽派其弟舜前去索要,太后大骂:“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无奈,掷玺于地,摔坏一角,王莽令工匠用黄金补上。

  公元23年十月,王莽兵败被杀,校尉公宾就得传国玺,赶至宛,献于汉更始帝刘玄。

  公元25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少帝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曹操、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北宫避难,玉玺失踪。

  这些就是到目前为止传国玉玺的历史了,在一个多月前,曹操和袁绍入宫诛杀宦官后,汉室的传国玉玺就在乱中失踪了,我入主洛阳后,也是命令我的心腹步将不断的搜寻洛阳城内的各个水井,因为我知道玉玺是被一个宫女拿走跳的井,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搜寻,竟然连根毛都没找到,这可把我急坏了,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董卓没有在京中闹起来,结果历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而我也在深思之下,找到何后,让她帮我留意玉玺的下落,并且承诺她,一旦有了玉玺的下落,我就让她欲仙欲死十次,何后见我开了如此‘优厚’的条件,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可是到现在为止,这也只不过是几天的工夫,没想到何后这么快就把玉玺找到了,这也让我怀疑,是不是何后私自把玉玺藏起来了?

  “哦?真的?在哪里,快拿出来给朕看看。”这玉玺可是个好东西,我并不是看重它历代汉家帝王用来盖印的工具身份,而是看重它的历史价值,因为这传国玉玺在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带契丹军攻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传国玺登玄武楼**,传国玺就此失踪了,到了现代也没有再看到过传国玉玺的踪影,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历史的悲哀,如今我终于有机会亲眼看到这神秘的传国玉玺,更是可以成为玉玺的新主人,我的心情自然是激动万分。

  何后见我如此猴急,也是心中欢喜,因为她现在找到了玉玺,拿我对她的承诺自然就要兑现了,想到日后可以享受到十次欲仙欲死的滋味,何后那略显疲惫的**娇躯就觉酥麻不已。“皇上,你说的如果贱妾找到传国玉玺,那就要让贱妾欲仙欲死十次是吗?”

  虽然我现在怒火万丈,但是在正事面前,我还是毫不含糊的。强忍住将何后一顿‘毒打’的冲动,我微微一笑,道:“不错,朕向来说话算话,决不食言。”

  何后妩媚一笑,双手按在我的胸膛上,双臂用力将自己的娇躯撑起,双手将有些散乱的秀发向后一拢,顺长的秀发在飘甩之间释放出阵阵清香,配合着何后那成熟倾国的美貌,让我不由呼吸一促。

  何后见我对她如此着迷,也是心中欢喜,屁股调皮的前后摆动几下,一阵快感将我的神经淹没了,就在我忍不住要将何后‘就地正法’时,何后的右手却在榻沿的锦被下摸出来一个锦盒,锦盒为檀木制成,散发出阵阵檀香,而锦盒的盒盖与盒身的结合处,被一把精致的金色小锁锁住,如此更是显出盒内之物的不凡,莫非里面装的就是传国玉玺?

  很快,我的疑问就得到了证实,就见何后在锦被下再次摸索一番,一把金色的钥匙被她拿在手中,往金锁的锁孔里一插、一拧,‘啪’的一声,金锁被打开,何后将金锁放在一旁,然后将盒盖打开,看了眼里面的事物,妩媚一笑,最后将盒身正面转向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