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诸葛家族
族中普通的一把,但是扇面的诗句景观却是有若仙境一般,让玄佩服。”我靠,这种折扇我可是只做了一把啊!哪来的新近流行一说?难道有人看了一眼后就仿制出来了?他***,没想到三国时期就有盗版了,别让我知道你是谁,不然一刀下去,让你变太监……

  “先生谬赞了,风信手涂鸦,到让先生见笑了。”心里虽然把盗版的混蛋骂了个祖宗十八代,但表面上我还是要保持风度,唉!两面三刀的人还真不好做,整天都要压抑自己的内心想法,痛苦啊痛苦,什么时候才可以做回真正的自我呢?也许是统一了全世界之后吧!

  “吕公子扇上究竟所作何诗?让三弟如此称赞?”

  诸葛珪心中好奇之意大起,不由开口询问起来,不但是他,就连诸葛瑾和诸葛亮,包括诸葛英和诸葛燕也是十分好奇的看着我手中的折扇,想要一睹扇面上诗词的风采。

  诸葛玄微微一笑,张口吟道:“《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场寂静——

  “好诗,好诗啊!”

  诸葛珪仔细的品味了一翻之后,立刻开口大赞,“吾曾经也到过庐山游历,对庐山瀑布的自然景观也是叹为观止,但却不能以诗词形容出此景的磅礴气势,不想吕公子所作的四句七言诗竟然可以将庐山瀑布的景致完全的形容和表达出来。”

  诸葛亮突然问道:“父亲,吕先生所形容的此景可否说与孩儿知晓?”

  诸葛珪笑道:“亮儿又在好奇了,好吧!为父就为亮儿讲解一翻。”清了清嗓子,诸葛珪开口说道:“先说方才吕公子的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吕公子的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说完,诸葛珪忍不住再次摇头晃脑一翻,似乎在感受着庐山的美景一般。

  陶醉了一翻之后,诸葛珪接着说道:“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吕公子似乎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此诗可谓是千古绝句也!瑾儿、英儿、燕儿、亮儿,你们日后若要成为世之名儒,还需好生向吕公子学习才是。”

  诸葛瑾和诸葛英、诸葛燕以及小萝卜头诸葛亮连连点头,用敬佩、景仰的目光望着我,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嘿嘿,可以在诸葛瑾和诸葛亮面前班门弄斧,历数历史中的风云人物,我可以说是第一人了。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