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果孙策
��然从背后偷袭曹操(刘表即使有残存势力肯定也是依然呆着)。当然,曹操在官渡还是很有可能打赢袁绍的,毕竟他用兵比袁绍高明太多,但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曹操被迫继承袁绍的领地,在许昌、陈留一带与孙策接壤。此时,刘备要再象史实中一样被曹操击败之后归附刘表恐怕就难了。现在,赤壁大战已经基本上打不起来了,整个中国东部被曹氏和孙氏瓜分。
即使刘备在这种情况下排除万难依附了刘表,击灭刘表的也将是孙氏而非曹操,他再也不能象赤壁大战一样取得自己的地盘,同时把孙氏和西蜀隔离开来从容入川了。三国将变成曹操扫荡北方和孙策扫荡南方的又一个南北朝。
但是,这些无疑是如果孙策不死前提下江东势力比较顺利的假设,如果孙策进军不顺,在赤壁大战之前未能取得荆州寸土又如何呢?当然,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孙策和周瑜去打刘表和蔡瑁赢面差不多是九成九。
那样的话赤壁大战显然还是要打,刘备也在此之前依附了刘表,但是在曹操下击刘表的时候孙策很有可能采取两种对策:一是把父仇抛在一边,支援刘表(或者刘琮)对抗曹操,刘表毕竟也有一定的势力,如果抵抗,曹操再想象史实中一样兵不血刃地拿下刘表并不容易。二是如果蔡瑁实在蠢,非要投降不可,孙策会和曹操一起夹击刘表,取得一部分荆州的地盘。那个时候刘备就只有依附孙策了——曹操不会再象对付刘表一样托大地用五千轻骑兵就敢孤军深入地追击刘备,而南方四郡是无法迎接刘备的,他们势力太小了。何况如果孙策在,南方四郡存在不存在**势力都还是个问题!
事实上孙权不是没有和曹操联手灭刘表的机会,曹操曾经做过这样的建议,可惜他当时实力实在不大,没办法和曹操平等对话,只能选择联合刘表抗击曹操的办法,而刘琮太不争气他投降了,最终只能联合刘备。导致赤壁一战刘备坐大。
现在只剩最后的疑问:如果江东从那个活着的孙策以下一干人等全都糊涂油蒙了心,坐等曹操灭刘表(刘琮),只能选择与刘备联合,刘备弄来了诸葛亮,历史又将如何发展?
赤壁战后,曹操方面的威胁已经基本解除,孙策选择刘备动手的可能性将非常大。从他生前的外交策略上看,他不放过任何一点抛弃盟友的机会。而孙权却在曹操已经暂时无力南顾的情况下选择了与曹操动手,致使周瑜虽然取了南郡,但在和曹仁对垒中中毒箭导致不久身亡,刘备趁乱拿下了荆州三郡,而他本人与张辽两战合肥没有吃到一点便宜。如果孙策在,必先和刘备翻脸取荆州与四郡,理由只要随便编一个就可以,例如:你的地盘是借我的。周瑜数次建议孙权快点消灭刘备孙权不采纳,他如果是向孙策建议,只怕几天内就要出兵。
刘备的地盘占得是非常阴险的。“吴终不能越荆有蜀”,可怜孙权还一个劲地做着与刘备瓜分西蜀的美梦。
孙策与刘备开仗的赢面是非常大的。当时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东吴远胜,刘备本人军事力只能算中上,诸葛亮战略高明,战术可不行。刘备也不会用他为将——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伐魏,魏人听到主帅诸葛亮居然一无所知,诸葛亮在刘备生前是没什么带兵机会的。刘备势力即使不被消灭,也将蹿入西蜀去依附刘璋,此后孙策如果给他造反的时间他依然可以建立西蜀政权,但实力就要大大打个折扣了。
此时出现了第二个假设:周瑜不死。
周瑜的战略战术都是一流,但他早死。他的第一个继任者鲁肃只有和他一样的战略眼光,而下一个吕蒙只有和他一样的战术水平,陆逊当时只有不
即使刘备在这种情况下排除万难依附了刘表,击灭刘表的也将是孙氏而非曹操,他再也不能象赤壁大战一样取得自己的地盘,同时把孙氏和西蜀隔离开来从容入川了。三国将变成曹操扫荡北方和孙策扫荡南方的又一个南北朝。
但是,这些无疑是如果孙策不死前提下江东势力比较顺利的假设,如果孙策进军不顺,在赤壁大战之前未能取得荆州寸土又如何呢?当然,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孙策和周瑜去打刘表和蔡瑁赢面差不多是九成九。
那样的话赤壁大战显然还是要打,刘备也在此之前依附了刘表,但是在曹操下击刘表的时候孙策很有可能采取两种对策:一是把父仇抛在一边,支援刘表(或者刘琮)对抗曹操,刘表毕竟也有一定的势力,如果抵抗,曹操再想象史实中一样兵不血刃地拿下刘表并不容易。二是如果蔡瑁实在蠢,非要投降不可,孙策会和曹操一起夹击刘表,取得一部分荆州的地盘。那个时候刘备就只有依附孙策了——曹操不会再象对付刘表一样托大地用五千轻骑兵就敢孤军深入地追击刘备,而南方四郡是无法迎接刘备的,他们势力太小了。何况如果孙策在,南方四郡存在不存在**势力都还是个问题!
事实上孙权不是没有和曹操联手灭刘表的机会,曹操曾经做过这样的建议,可惜他当时实力实在不大,没办法和曹操平等对话,只能选择联合刘表抗击曹操的办法,而刘琮太不争气他投降了,最终只能联合刘备。导致赤壁一战刘备坐大。
现在只剩最后的疑问:如果江东从那个活着的孙策以下一干人等全都糊涂油蒙了心,坐等曹操灭刘表(刘琮),只能选择与刘备联合,刘备弄来了诸葛亮,历史又将如何发展?
赤壁战后,曹操方面的威胁已经基本解除,孙策选择刘备动手的可能性将非常大。从他生前的外交策略上看,他不放过任何一点抛弃盟友的机会。而孙权却在曹操已经暂时无力南顾的情况下选择了与曹操动手,致使周瑜虽然取了南郡,但在和曹仁对垒中中毒箭导致不久身亡,刘备趁乱拿下了荆州三郡,而他本人与张辽两战合肥没有吃到一点便宜。如果孙策在,必先和刘备翻脸取荆州与四郡,理由只要随便编一个就可以,例如:你的地盘是借我的。周瑜数次建议孙权快点消灭刘备孙权不采纳,他如果是向孙策建议,只怕几天内就要出兵。
刘备的地盘占得是非常阴险的。“吴终不能越荆有蜀”,可怜孙权还一个劲地做着与刘备瓜分西蜀的美梦。
孙策与刘备开仗的赢面是非常大的。当时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东吴远胜,刘备本人军事力只能算中上,诸葛亮战略高明,战术可不行。刘备也不会用他为将——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伐魏,魏人听到主帅诸葛亮居然一无所知,诸葛亮在刘备生前是没什么带兵机会的。刘备势力即使不被消灭,也将蹿入西蜀去依附刘璋,此后孙策如果给他造反的时间他依然可以建立西蜀政权,但实力就要大大打个折扣了。
此时出现了第二个假设:周瑜不死。
周瑜的战略战术都是一流,但他早死。他的第一个继任者鲁肃只有和他一样的战略眼光,而下一个吕蒙只有和他一样的战术水平,陆逊当时只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