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大齐

  李严拱手行礼,解释道:“陛下,商君书乃是入秦时所言,后来历经六世,也就不全然以书上所言!旅馆也有大用,先秦时,郡县之间,秦小吏来回方便,甚至是大夫、贵人也有休息之处!况且每年的更卒,无论是黔首、公士、上造、簪袅都有此兵役,旅馆算是一个中转处!”

  左厚德点点头,李严继续说道:“用善,则民亲其亲;任奸,则民亲其制。合而复者,善也;别而规者,奸也。章善,则过匿;任奸,则罪诛。过匿,则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故曰: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

  左厚德一听,顿时拍手称道:“有理!人性本恶,约束人性本恶的不是道德,而是法律!民胜法,法律将全盘崩溃!”

  李严所说的意思是:用所谓的善民治理民众,那么民众就只爱他们的亲人。用所谓的奸民治理民众,那么民众就会遵守国家的法制。

  民众结合起来就会互相掩盖过失,这就是所谓的善。使民众疏远分开,互相监督,这就是所谓的奸。

  表彰所谓的良民,民众的罪过就会被掩盖起来。任用所谓的奸民来治理,那么民众中的过错就会受到惩罚。

  民众的错误被掩盖,那么民众就会凌驾在法规之上。民众的罪过受到惩罚,那么国家的法规就能压住民众。

  民众凌驾在法规之上,国家就会混乱,法规限制住民众,国家的兵力就强大。所以说,用所谓的良民整理国家,国家就一定会乱,直到被削弱。用所谓的奸民治理国家,就一定能治理好国家,直到强大。

  李严听到左厚德说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喜悦,口中说道:“此法家真谛也!”

  左厚德看着他,让他继续说道!

  李严继续开口,慢慢的讲解秦法,突然,李严开口说道:“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

  李严所说的是:执法的任务莫急于杜绝奸邪,杜绝奸邪的根本莫过于严刑峻法。

  左厚德闻言不由得拍案叫绝:“此言大妙!犯罪成本实在是太低,必须严刑峻法,用来惩治奸邪。”

  李严又说了一句:“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

  左厚德抬头看向李严,开口道:“当真能做到无宿治吗?”

  李严拱手道:“陛下,此乃是秦吏之道,必然为之!”

  也难怪,左厚德感觉难以置信,李严所诉:不允许官吏留下当日的政务不办,那样邪恶的官吏就没有空闲时间到百姓那里谋求一己私利。

  这是左厚德前世也难以办到的事情,而对秦吏来说却是必定要完成的事情,左厚德感叹道:“难怪秦王政可以王天下!”

  之后,十余天,左厚德都在听着李严讲解法家的主张,左厚德也渐渐有了自己的一个认识,先秦时期,法家的法规首先而言是极其严格的,很多法律在左厚德看来,用后世的说法来说都是不人道的!

  当然,左厚德还是很欣赏的,毕竟只要你不违法就没事!

  当然,法家治国也是极其的严谨,每条法规、法律,每个标点符号都是十分明确的,赏罚都是分明,这些法典被锁在一个屋子里,不容许任何人擅自修改!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