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一、碧涛铁甲英蛮月(一)
是将华夏的商品赶出英吉利,那么……“山长,山长,今天的情形有些不对。”黄宗羲背着手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原本想到校门前去看看情形,半途便有人飞奔过来向他道。

  “怎么了?”

  “今次聚集的英吉利人极多,还有些是从外地赶到伦敦来的,而往曰在门前维持的军人,今曰不见了踪影。山长,这样下去,我怕……会有变!”

  “周围的归化学子呢?”黄宗羲听得这消息也知道不妙,首先问的便是学生。

  所谓归化学子,自然就是那些愿意来孔子书院学习华文与儒家经典的异族。华夏朝虽然将这些腐儒赶到了欧罗巴,可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教化”欧罗巴人,因此对于物资保障上面那是毫不吝啬。该给的东西,一定都有,比如说印得漂亮的书籍,还有相应的物资——毕竟这些也有助于打开华夏商品的市场。有了充足的物资,孔子书院这几年里发展得不慢,每一处都有几百乃至上千名欧罗巴土著学习。

  黄宗羲每每看到这些赤发碧眼的家伙身着长袍,踱着方步,作揖行礼满口“学生如何”,心中便有些感慨:先圣说道不行将浮槎于海外,诚不我欺也。

  这些人可是儒家种子,虽然长得有些歪瓜斜李,可种子就是种子,安知种下跳蚤蛋就不会孵出龙种来!他们的安危,黄宗羲甚为关注。

  “归化生今曰大半都没有来,只有罗高寿、乔安瀚、李昂等人来了,他们说……周围的英蛮都说要打进咱们书院,抢走咱们的东西,烧了咱们的书籍……”

  “他们敢!”黄宗羲眼睛一瞪:“我等乃华夏所遣使团,他们若敢如此,便要……”

  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得外头轰来一声响,紧接着,孔子书院的围墙被人推倒,数百名手执棍棒、刀叉的英蛮闯了进来。

  为首的,则是一身黑衣的教士打扮,双手高举一个大木十字,口中念念有辞,无非是天主保佑之类。在他身边,另一个穿着破烂皮甲的男子,则举着一杆锈迹斑斑的长矛。

  “怎么回事?”黄宗羲张开双臂便想去阻拦。

  一个人伸手抓住了他,将他向后扯去,黄宗羲回头一看,却是名为步秀秋的军士。

  这个人的身份,黄宗羲很清楚,乃是归化后的华夏公民。他的父亲步中秋,被部份倭国人认为乃倭国头号叛歼,而他父子都已经改了汉姓,步秀秋更是打小与俞襄一起上学。

  若不是他的出身,此人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但是根据华夏的制度,归化公民的第一、二代,亦不可担任高级职务,所以步秀秋的成就,很有可能到一府为止了。

  他在英吉利的孔子书院身份,乃是护院武官。根据华夏与英吉利国达成的协议,孔子书院[***]可以安排二十五名护院武官,他们都有权携带武器。但实际上,黄宗羲知道,他们的武器绝对不只武装二十五人。

  “黄山长,你带着人先退,退进教学楼里。”

  步秀秋脸上杀气腾腾,一边说一边举起了手中的枪。

  他用的自然是短火枪,而且是比较新式的弹匣短火枪,一匣子能有六发弹丸,可以不停连射。

  黄宗羲见他举枪,顿时惊了:“不可……”

  但为时已晚,步秀秋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扣动扳机,一声枪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