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叨叨
/>
  当时在京中,谋划得那么小心翼翼,还特特选在庄子上,绝不可能走漏风声。

  能让人提前防备、将计就计的,唯有内里的告密者!

  是谁?

  是其他亲随?

  是项淮公子?

  是皇子妃?

  肯定是项淮了!

  皇子妃病着,又是内宅妇人,几个嬷嬷围着她转,她根本接触不到书房里的状况。

  项淮不一样,他全程参与其中,知道方方面面。

  可他推诿,不积极,甚至有那么点不看好这次计划的意思,定然是觉得他们成不了,不如一早寻自己前程。

  宋大人刚才怎么说的来着?

  弃暗投明!

  项淮把他们给弃了,投了明处吧?

  有项淮的证据,他在这里如何抵抗都没有用。

  “既然有人弃暗投明,那还要我说什么?”

  简单的一句话,至晋因为疼痛,说得很慢。

  宋秩道:“衙门章程而已,有人说有人的,你说你的,这不冲突。你可以硬顶,当然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本官是建议坦白,虽然结果一样,但吃的苦头不一样。本官也想省力气,那些大刑太残酷了,我们衙门中人也不喜欢,最后弄得地上都是血,还要清洗。”

  至晋松口了。

  说了庄子里的密谋、朱茂的想法、他这些天做的事。

  至晋越说越是愤怒,如果项淮没有告密,在这些人毫无防备的时候,他这把火烧起来,定能成功!

  到时候,人都死了,房子塌了,证据都没有了。

  迷药都化为了灰烬,即便在房间里找到几个酒坛子,谁能说,不是夜里喝了的呢?

  宋秩懒得理至晋的偏执念头,让他按手印画押。

  之后,把所有供词、证据都整理成案卷,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案卷送出去,并不等于这案子在归德府已经了结了。

  只是因为涉及了殿下,必须立刻上报。

  报完了,火场继续搜查,根据新收拢的证据再次提审各个人员,至晋交代了下在甜汤里和燃烧的迷药的来源,都是在归德府境内买的,得差人去查证……

  推进这些之余,亦得做好准备。

  如此案子,皇上定会派人来督查,要在督查到府之前,把事情做得更周全些。

  宋秩忙得根本顾不上去见霍以骁,转达进展的活儿就交给了戴天帧。

  戴天帧抄录了案卷,到了驿馆,向霍以骁禀告。

  徐公公也来了。

  听戴天帧说完,又看过案卷,徐公公心里长叹一声。

  他为皇上感叹。

  这是皇上最不想要看到的局面了,但皇上又不得不处置。

  这等要事的折子,驿官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了又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