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朱棣暗子
�棣和姚广孝自然是知道的。

  朱元璋的年岁也有六十多,在大明这个年代,都属于高寿了。

  当然,到时候若真是能把朱英推上皇位,必然也是一场腥风血雨。

  不过这些,姚广孝在乎吗?

  他在乎的,只是局势能不能更加混乱罢了。

  唯有混乱的局势,他才有发挥出抱负的可能。

  “为何你认为,父皇不会选我。”

  朱棣有些自傲的说道,同时眼底深处散发出一股凶戾气息。

  显然皇帝位让他有些暴躁了,毕竟这是他日思夜想的可能。

  如今终于看到梦想成真的希望,姚广孝却来打破,朱棣忍不住就有股暴虐感。

  他为燕王,从小自战乱军营中长大,幼时就表现出了优异的军事天赋。

  洪武三年,朱棣十岁,受封燕王。

  洪武九年,朱棣迎娶大明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名将徐达之女徐氏为妻。

  洪武十三年,虚岁二十一的朱棣就藩燕京北平。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以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屡为边患,命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分兵两路,再次对北元进攻作战。

  此次出征一颍国公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为左右副将军,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为左右参将,督兵从征。

  敕王弼率山西兵听晋王节制,其余均听燕王朱棣节制。

  三十岁的朱棣,成为大军主帅。

  朱棣被封藩地北平,乃是前朝大都,朱棣作为朱元璋第四子,信任是不用说的。

  十年北平,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经以北平为出发点,征伐北元。

  对于朱棣来说,这些名将,就是他心中的崇拜者,每次的战役,朱棣都向他们虚心学习,面对燕王的请教,诸多名将也是倾囊相授。

  这次远征,最难的不是击溃敌人,而是找到敌人。

  大明兵力雄厚,有碾压之势,可蒙古腹地气候恶劣,又极为广阔,若是贸然进去,久而久之,便有大危。

  朱棣咬牙冒险进入,他知道这次对他而言极为重要,只能放手一搏。

  如同曾经的蓝玉捕鱼儿海般,朱棣经过一番磨难后,终于找到北元残军。

  而后燕王朱棣不费一兵一卒,招降了乃儿不花。

  而晋王朱棡,打仗凶猛,却怕损失过大,不敢深入蒙古腹地。

  如此一来,更加显得朱棣的战功卓越。

  就现在的情况,在朱棣看来,只要父皇公平选择,他的竞争力就是最强的。

  朱允熥,朱允炆,不过是两个乳臭未干小屁孩。

  朱棣纵观所有兄弟,二哥朱樉荒淫无度,三哥晋王朱棡就更不用说了,前两年才被自己被比下去,早就成了陪衬。

  五弟周定王朱橚,是朱棣的胞弟,能力不说,按位置算也轮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