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 五年
�间怕是不够。你大可不必如此,就照着你原定的计划游历。就当是写游记一样,将所见所闻都记下来,顺便看看当地的民俗风情,问问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情况。总归,游历为主,皇上给你的差事是次要的,明白了吗?”

  萧明成笑了起来,“也只有姐姐才会说皇上的差事是次要的。要是换做别的人,定会叮嘱我将皇上的吩咐放在心上,当做一等一的大事来办。”

  “咱们不需要那些虚的。难道你不将差事放在心上,你就不写信了吗?难道你就不是皇帝的小舅子,难道就不能考进士了吗?所以说,做好本分就行,多余的就不用去做。你的身份也无需做到那个程度。真做了,倒是显得谄媚。毕竟你还不是朝廷命官。”

  萧明成就反问,那是不是做了朝廷命官后,就要将皇帝的话放在心上,当做一等一的大事来办。

  萧明瑜笑着,说公事上自然要如此,私事上头,就斟酌着办吧。皇上也不是全能的,自然不能保证一辈子都是正确的。

  萧明成笑着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让萧明瑜放心。

  萧明成出宫后,好好的计划了一番,用了三五日的时间,将刘长卿还有双胞胎兄弟拉上,一起说服韩氏改变主意。韩氏最终松口,不过要求萧明成每个月都要给家里来一封信,出门最多三年,三年内必须回来。一定要多带几个护卫,不能丢开护卫私自行动。还有,出门在外,言行一定要谨慎,要想着自己的身份。可别三年后,带回来一个不知哪里钻出来的女人和孩子,那样的话,韩氏是绝对不会认可的。

  萧明成哭笑不得,表示绝对不会乱来,更不会带回一个不知哪里钻出来的女人和孩子。

  韩氏这才真正同意萧明成先出门游历,等游历归来再说亲。

  半个月后,萧明成带着十个护卫,两个小厮还有大笔银钱和行李出京城游历去了。

  不少有闺女的人家,对此表示扼腕叹息。明明皇帝的小舅子马上就要说亲了,大家都摩拳擦掌的准备将自家的闺女推销出去,怎么一转眼人就走了,还说要等三年后再议亲事。天啦,男子能耽误三年,姑娘哪里能够耽误三年。这让有适婚闺女的人家,如何不叹息失望。

  不过有人愁自然就有人欢喜。家中闺女年龄还不大的,尤其是有年龄在十二三岁的闺女的人家,就欢喜起来。等三年再说亲,太好了。三年后,自家闺女的年龄刚刚合适,那时候自然有机会搏一搏。既然不能进宫,嫁给皇帝的小舅子也是一个好姻缘。想想萧明成,萧家五房的家主,年少多金,还有举人功名,将来考进士是不成问题的。又是皇帝的小舅子,又是皇后的亲弟弟,还是刘长卿的继子,韩家的外孙。这样好的条件,哪里去找啊。

  不知不觉中,萧明成已经一跃成为京城第一少,成为婚姻市场中最走俏的那一位。将不少世家子弟的风头都压了过去。而对此,韩氏是一无所知。倒是萧明瑜耳闻了那么几句。不萧明瑜听过了就丢在一边,并不搭理。倒是命妇们时常进宫来,还带着家中的闺女,其用意不言自明。大家都清楚,萧明成的婚事,韩氏说的**不算数,要萧明瑜说了才能算数。虽然要等三年,可是联络感情可以提早啊。同皇后娘娘处好了关系,将来等萧明成说亲的时候,就有更大的胜算。

  萧明瑜察觉到这些贵妇们的意图,不过萧明瑜并没有拒绝。她也就顺水推舟,趁机打量打量京城闺秀,好给萧明成物色一个合适的妻子。

  萧明成的婚事,暂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