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哥
/>
  按照本地叫法,后头还有个大姐和小姐,并不叫二姐、三姐,外加个小弟,自个兄弟里排行老二。

  这会已经半早上,半山坡位置、绿树如茵的越剧之家的花园空地上,几位老师和剧团演员正在排戏。

  相伟荣没去打扰那些人,自顾自骑车去食堂,远远就看见大哥相为尧。

  为,伟,当兵前相伟荣把自己名字中间那个“为”改成了“伟”,方言发音倒一样,至于小弟叫相为民,比他小五岁。

  四、五十年代生人,三兄弟都有个叫得响的名字,那还是托三人的父亲读过三年私塾,爷爷解放前还曾是个兼职道士的福。

  那年月能当兼职道士,都是识字的,在农村能算个文化人。

  要知道村子同一代人里,大名叫小狗、土根的都好几个!

  “哥,忙呢?”

  两兄弟长得很像,就是大哥更瘦些,个子也比他略微矮上两三公分。

  “准备中饭了,过会吃了再走。”相为尧看到弟弟来了,脸上露出笑容,眼角露出深深的皱纹。

  停下自行车,相伟荣道:“不了,过会还有些事。

  这是半条海鳗,你给腌起来,下次回去带家里去。”

  相为尧一愣,“半条?”

  一会后看清了,真的是半条。

  大哥也当过兵,62年参军,在部队里待了八年,是打隧道的工程兵,相伟荣当兵那年才复原。

  后来好几年都在农村务农,娶了老婆,现在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前些年农村集体里干活算工分没什么钱赚,托关系到县城城关当厨子,这两年都在越剧团的食堂干活,但不是正式工。

  相伟荣几个兄弟姐妹之间关系挺好,每次看到大哥明显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好多的脸,这心里都有些难受。

  两兄弟把鳗鱼卸下,相伟荣从兜里掏出个信封递给大哥。

  “里头是两百块钱,你给爸捎回去,过些天为民要发送,让爸妈准备得体面些。”

  小弟年后娶媳妇,发送,是送彩礼、定亲的本地叫法。

  其实就是多买些新被子、热水壶、新衣服啥的,这年月不用送现钱,而这些送去新娘家的东西,结婚前娘家人都会加上嫁妆给一道搬回来。

  东西多,有面子!

  自家兄弟一家人,知道老二的工作能赚大钱,再说这钱也是给爸妈拿去做主,相为尧就接过来,信封折好小心放上衣兜里,还把扣子仔细扣好。

  两百块,巨款!

  “伟荣,你让我年后辞了食堂这活,家里一起搞花木,靠不靠谱?我这心里总有点悬乎乎的。”

  放好钱,相为尧小声问道。

  相伟荣笑了笑,“尽管放心,我还会坑了家里人?

  再说了,要是真搞不好,你再回来当厨子不就行了。

  这越剧团编制死得要命,这两年看着都没转正的机会,咱还看不上了!

  到时候我去想办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