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县试
  孙竺主点点头, 僵硬的道了声谢。周颐见状也没说什么,像他们这个年龄就下场的人本就不多,就算去kǎo shi,也没想着一下就过。

  但孙竺主显然不是这么想的,只能看他自己调节了。

  出了屋子,这会儿刚过五更, 天地还是一片暮色, 但因为县试的原因,平日这个时候都一片宁静的广安县这会儿却不时从各处传来窸窸窣窣的说话声,应该是应考的学子都起来了。

  铺子离考棚并不远, 走了大约十分钟就到了,他们到的时候, 等在辕门外的人已经有很多了,有些还拿了个灯笼, 倒把这处照的阑珊朦胧。

  很多考了多次的年岁大一些的考生都是独自来的,但有家眷陪着一起来的更多,随着人越来越多, 考场外面也就越来越嘈杂。

  等了一会儿, 天渐渐有了亮色, 周颐举目看去,发现十五六岁到二十岁上下左右的考生占了多数,当然也有三四十岁都来考的, 这么多人中, 周颐还看见了一些两鬓斑白的老人, 周颐猜想这应该是来送考生的家长也就没在意。

  而像周颐这般十岁就下考场的,也就白鹭书院和青云书院的学子来了些,总共也不过十几人。

  六更到,天色彻底大亮。

  “排队,排队进考场了。”这时有衙役站在辕门前大声喊道。

  “六郎,不要紧张,像平时一样就行了。”周老二拍了拍周颐的肩膀,嘱咐他。周颐感到搭在他肩膀上微微颤抖的双手,笑了笑:“嗯,我会好好考的,不会紧张,爹你不用担心。”

  广安县是大县,又是科举大地,一场县试来参加的人就有一千五百多名,为了便于管理,衙门便让这些考生分成五个队列,排在五个进口处进行检查。

  让周颐惊奇的是,他本以为是来送学生的两鬓斑白的老头儿竟然也是考生。周颐叹了口气,都说老童生,老童生,有些人一举过了县试府试,但却屡次折戟在院试,一直蹉跎到白须飘飘还在为考秀才而奋斗。

  没想到这还没过童生,就一场县试就有这么年老的考生了!!

  看着排在他面前走路都有些颤颤巍巍的老爷爷,周颐深深怀疑他都已经有了老花眼了,这样还能看得清考卷,拿得稳笔么!真是生生不息,奋斗不止啊。

  科举kǎo shi为了防止夹带zuo bi,检查的特别严格,听说前朝在进考场前还会让考生脱光沐浴,身上的一些印记都要被搓几遍,但因为这个方法太过耗费时间和人力,就没采用了。

  周颐看着他们队列的前面考生被衙役们把带的吃食一一掰成两半,连棉衣都会划一个口子,看里面是不是藏了东西,更别提身上了,每个进口处有三名衙役,像过关卡似的,每个人都会检查一遍。

  周颐看的咋舌,这就差一个sǎo miáo仪了。

  这样的检查时间自然不会短,等了许久,终于要轮到他了,这会儿他前面的老爷爷正在被检查。

  那衙役显然已经认识这位有毅力的考生了:“哟,马老三,又来了!要我说你孙子都这么大了,还考什么啊!”

  马老三只是笑,但站在他身后的周颐却看到他腿身子在颤抖。

  他在紧张!

  果然周颐刚这么想的下一刻,就突然听见衙役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