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成了我爸爸(03)
席话立刻激起了妈妈的兴趣。

  原来,市教育局有一个最新通知,为了响应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树立新时代校园新风范,号召全市所有的中小学校统一更换新校服。

  虽然这个通知不属于硬性规定,而且各个学校都有自主选择校服供应商的权利,但是别忘了,梁志龙的老爸梁开印可是市教育局的一把手,在教育口工作了近二十年,很多学校的校长主任都是他的老同事、老部下。如果老领导开了金口,有哪个校长敢不给面子?

  我们的小城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但是市区加上十几个乡镇,上百万人口,该有多少所学校?又该有多少名在校学生?假如从此与各个学校领导挂上钩,每年会有多少新生入学?每隔一两年,这些学校是否会再次陆续更换新校服?如此一算,这确实是一块令人心动的大蛋糕了。

  妈妈

  虽然动心了,但是也有顾虑。首先,她的制衣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各个大型集团公司做代工。大到帐篷、床罩、车衣、工作服,小到书包、手套、口罩、鞋垫,都是拿到订单以后,按照对方提供的样式尺寸来加工,赚取差价。却没有自主设计生产成套服装的经验和能力。

  再者,按照通常的经商规律,这么多的学校,这么多的各级校长,历年来,已经不知有多少商家削尖了脑袋挤破了头来疏通关系抢蛋糕。现在自己中途杀入,等于是从别人端起的碗里抢饭吃,成功的几率能有多大?

  梁志龙虽然是局长大人的独子,但自己和这位梁局长并不认识,按照官场规则,前期“投资”自然是少不了的。与其让梁志龙引路,还不如直接去找他妈妈陈丽冬更有效。

  可是,一旦撇开梁志龙直接去找陈丽冬,等于是表明了对梁志龙的不信任,势必引起他的极大反感,反而不美。

  可如果不去找陈丽冬,直接让梁志龙打着老爸的旗号去开路,又肯定瞒不过精明透顶的陈丽冬。以她的脾气,到时候别说赚钱了,恐怕连同学关系都保不住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不伤害梁志龙自尊的情况下,自己去找陈丽冬,给足她面子,由她出面来疏通各种关系,最后的利润大家一起分成。

  妈妈婉转地刚一说出她的心中所想,梁志龙就拍着胸脯说出了他的方桉:

  一,不用自己设计生产,只做二道贩子。先跟各个学校打通关系,然后再去找各个校服生产厂家洽谈,以最低价拿到产品,再转手卖给学校,赚取差价。反正是公家出钱,价格高一些无所谓,到时候多给主管校长一些好处就行了。

  二,这件事不用去找陈丽冬,也不用梁局长出面。有几位校长是他家的常客,熟得很,先由梁志龙牵头去找他们,投石问路,实在不行再由陈丽冬亲自出马。

  最后,梁志龙真诚地表态:已经有商家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希望通过他跟局长大人搭上关系,而他却并不屌他们。就是因为看瑞红阿姨为人很好,所以才主动来找她,帮她赚这笔钱。

  妈妈不由得暗暗佩服这个少年精明的头脑,对他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如果说妈妈此时对梁志龙的感觉是钦佩加感动,那么接下来几天发生的事情,则让她对这个阳光少年更加刮目相看了。

  从二十五号开始,一连三天,由妈妈开车带着梁志龙,连续走访了五所乡镇中学,结局出人意料的顺利,有三所中学的主管领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