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天子一怒
��消费不起这么多又好又贵的东西,所以唯一的外销途径,就只有销往海外一条路了。

  而大明朝的海禁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了,但毕竟是非法的,明着搞是要掉脑袋的,所以必须通过那些走私海商进行贸易而在这个海防废弛的年代,海商们基本上就是有买卖时跑海运,闲下来就当强盗,本身便可与倭寇等同视之。

  当然,如果没有官府睁一眼闭一眼,恐怕是不可能演变成如此大规模的全民走私的。

  大户,海商,倭寇,浙直闽官府,甚至还有上百万的织工,这一切的一切,组成一张异常恐怖的大网,难怪北方朝廷对它屡战屡败呢,原来症结在这里解决了海禁的问题,才能解决东南的问题。

  杨明自嘲的笑笑道“现在的倭情之所以还能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量的倭寇专注于大搞走私据我所知,大明、南洋和日本的黄金三角航线,其每年产生的利润吗,远远高于我大明的财政收入,之所以能如此暴利,皆因为垄断二字。”

  “一旦我们开了海禁,不少的富商大贾肯定是要加入进来的,届时咱们大明的税收必然能再度上涨不知多少。”

  杨明道“试想如果不开海禁,到时候千里海疆无一净土,朝廷会怎么办”

  “自然是加大海禁力度。”怀恩沉声道“若是真到了那时,就是太祖爷再世,也救不了大明朝了。”

  “确实如此。”杨明沉声道“所以我们先把倭寇打服了,让他们抢劫不得也走私不得,所以我们此次开阜才会事半功倍。”

  怀恩苦笑问道“这些家伙战力彪悍,来去如风,大部队逮不着,小部队打不过,实在让人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啊。”

  杨明道“咱们有优势,只要要倭寇劫掠不成,一切问题能迎刃而解,幸好有王恕侍郎的抗倭之法,才促成了倭寇服软。”

  “若是没有杨镇抚宁波首战告捷,想必抗倭士气也不会高涨起来”怀恩微微笑道。

  “公公过奖了”杨明道“倭对于倭寇,智取更胜强攻,如今咱们已经将开阜事宜准备妥当,如今得回去向皇上复命了。”

  成化五年十一月,司礼监掌印内相怀恩,锦衣卫镇抚杨明回京复命,上疏请开苏州市舶司,此疏一上立刻惹起了轩然大波,朝中大臣分成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派认为当仿效成祖重开海禁,另一派则坚持太祖立下的规片板不下海。这阵子两派人是天天吵、日日辩,从朝堂吵到家中,从内阁辩到六部衙门。

  见到朝中的反对派依旧势大,最后朱见深于朝堂之上大发雷霆,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尔等中人,一再反对开阜,竟然做出私调军队,袭击钦差的事,是视朕于无物么”

  杨明被行刺一事有必要让成化知道,没想到这件事竟然成为了平息反对声音的定海神针。

  反对派被拿住了把柄,一时之间竟然哑口无言,无人敢于做声。

  但是成化皇帝的手段仅止于此那就不叫做皇帝了,厂卫手眼通天,竟然牵扯出了一大串的官员名单,其中以工部尚书沈丰,不仅仅是士大夫官员,更有皇帝身边内宦的御马监总管被牵扯出来,御马监最初的职能是管理皇家御马和外国进贡的良马,后成为和“司礼监”并称的一文一武两大宦官机构。御马监提督的禁军,在永乐中初创时常数为千人,宣德六年时,这支禁兵有三千一百人,取了一个正规的名称“羽林三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