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明代碰瓷
心里。

  阴谋来得很快,毫无准备便突发而至。

  人来人往的内城大街上,一名挑着菜担的小贩迎面走来,小贩是个光头,三十多岁年纪,大约中年谢了顶,已然是个秃子。

  走到杨明等众人身后时,小贩突然将担子一扔,接着从担子内抽出一柄雪亮的匕首,闪电般插向杨明的胸前

  匕首去势若流光,眨眼间即将刺进杨明的背部。

  陪在杨明身边的鲁青峰隐隐听到破空声,感觉不对劲,扭头望去,恰好看见那一道雪亮的刀影。

  几乎出于身体本能,鲁青峰将腰间一直按着的绣春刀鞘往上一扬,贴住了杨明的背部,锵的一声,本该刺向杨明背部的匕首刃尖被刀鞘挡住,强烈的惯性顶着杨明向前一踉跄。

  “有刺客”鲁青峰大叫。

  众人一楞,还没反应过来,便见秃头小贩眼中闪过一抹失望,接着把匕首一扔,又从担子里摸出一块石头,在众人愕然的目光注视下,狠狠朝他自己头上一砸,鲜血顿时如泉水般喷涌出来。

  被血糊满脸庞的小贩扔下石头,就地往地上一坐,然后凄厉地放声大喊起来“锦衣卫打人了我要告状告御状锦衣卫便可以无法无天了么还有没有咱穷人的活路了”

  话音刚落,周围几个茶肆商铺里忽然冲出数名穿着褐衫,皂靴,头戴圆帽的东厂番子,众人一涌而上,把杨明等人围在当中,为首一名管事指着杨明大声道“锦衣卫横行不法,东厂有督察之权,刚才是你打他么”

  杨明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忽然往下一沉。

  这他妈是个蹩脚却有效的圈套蹩脚的圈套往往最有效,这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

  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换了平时,一个小贩用石头砸破自己的脑袋冤枉别人,锦衣卫只会报以冷冷的嘲笑,然后把他拎进诏狱尝遍十八种大刑,让他好好增长见闻,看看锦衣卫打人是不是这么温柔善良,如果他运气好到爆棚活着出来,一定会恨爹妈生了他这张贱嘴。

  然而时机正确了,同样的陷害法子却让杨明有口难辩。

  东厂的番子们仿佛早等着小贩自残的一幕出现似的,刷地一下凭空冒出来许多。

  永乐十八年成立东缉事厂开始,东厂便对锦衣卫采取着监视态度,因为在这之前锦衣卫出了一个很不争气的老大,老大姓纪名纲,这家伙在朝廷里一手遮天,权力几乎与永乐帝平级,估摸着当锦衣卫指挥使太顺风顺水了,有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寂寞意味,于是某天突发奇想,想试试当皇帝啥味道,结果寂寞的纪英雄被英明神武的永乐大帝剁成了饺子馅儿。

  纪纲诛了,事情没完。多疑的永乐帝开始对整个锦衣卫的忠心产生了怀疑,天子亲军都敢造反,朕还能相信谁于是东缉事厂应运而生。

  还是太监好啊,男人眼里他们有着致命的缺陷,可在皇帝眼里这种缺陷恰好是优点,断子绝孙的人谁吃饱了撑的会造反用这帮皇家的家奴监督不怎么靠谱的锦衣卫,天作之合。

  百年的制度就这么被传延下来,虽说大明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东厂一定压锦衣卫一头,但名义上来说,东厂确实对锦衣卫有着监视的职权。

  如何监视,端看怎么理解了。

  上层人物不想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