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宁波之战(一)
  到了这种时候,任两侧压阵督战的锦衣卫如何劈杀震慑,也顶不住如潮水般败退的逃跑官兵,何公公也加入到了督战的队列当中,扯着尖锐的嗓子大叫道,“胆敢怯战,都给杂家砍了”

  兵败如山崩

  官兵们仍在溃逃,海滩上丢落了一地的旌旗,兵器,盔甲,煌煌大明,军国利器,竟然如纸糊一般,败得摧枯拉朽。

  杨明被挤在溃逃的人群中,止不住地踉跄后退,如逆流中的小舟,在人潮中起伏搏浪。

  虽然宁波卫所的大多数士兵都在败逃,但是不乏一些血勇之士逆流而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们仍在战斗,奈何寡不敌众,一个又一个倒在了倭刀之下。

  他们的惨死一丝不差地看在杨明眼中,杨明的眼珠充血凸出,张着嘴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他知道,这个时候无论多大的声音也喊不回那些毫无斗志的官兵了,一人崩而全军崩,打仗完全靠一口士气撑着的,士气一泄,战事皆休。

  文官仗节死义,武将慷慨赴死,都是臣子的本分,然而这些慷慨赴死的壮士却死得冤,他死在倭寇的刀下,却被自己的袍泽兄弟诛了心。

  官兵们逃得很快,只恨爹娘少生了一双腿,须臾间便没了踪影。

  洁白的沙滩上只剩下一滩滩鲜血,一具具尸体,以及杨明和手下的锦衣卫兄弟们。

  大家的神色都很木然,目光中透着毫不掩饰的悲凉和困惑。

  他们和杨明一样不明白,这场仗,到底输在哪里

  杨明也很迷茫,他同样不知道答案,或者说答案太多,他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

  王恕道“杨千户,斗志已失,事不可为,还是全下大家的性命再说吧。”

  杨明想不到这句话会从一个文人的嘴里说出来,按照历史课本上教的,大明的读书人被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不应该都是迂腐不堪的吗

  这种明显处于完败的情况正确的抉择应该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留有用之身以待来日全歼倭寇,杨明没有想到这个王大人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能保持淡定,此人绝非池中之物啊。

  杨明正在沉思之间,只见鲁青峰突然大喝一声“千户,你快看,郑指挥使还在厮杀。”

  “什么郑龙还在厮杀”在场众人都吃了一惊,抬头一看,郑龙郑千户手持一杆镔铁大枪和仅存的二十名亲军仍在与倭寇搏斗。

  正在此时,天上下起了大雨,郑千户骑着高头大马,头盔上的红缨被雨水打湿怖,这个时候他的背影在众人心中分外惊人耀目。

  倭寇也很是愤怒,挡在他们前面,提着大枪的郑龙,身形并不高大,一米七八的个子,不管如何,在这个时代披甲朝马上一坐,绝对也是大汉的外表了。

  倭寇弯弓射箭,十几支羽箭仿佛撕开了这蒙蒙雨雾。电闪一般的直射向郑龙。甬江河的流水声配合着大雨的声音将拉弓的声音几乎全部掩盖。

  倭寇是杀人屠命的老手,这十几只弓箭全都向郑龙和他的亲兵招呼了上去,可谓必死之局了。杨明目眦欲裂,深呼吸一口气,不忍的闭上了眼睛,却见郑龙的大杆子枪一抖,枪缨展动,仿佛如一个血红的圆球。每根枪缨,在这一刻都似乎全部绽开直立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