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隍摆擂
�时老夫不好好惩治于他,老夫就将“王”字倒着写。

  一旁的贾县令倒是一位颇具阳刚之气的中年人,贾县令和李县令都是仪表堂堂,这是大明的官员都有一个特点,年轻是小帅哥,年老的老帅哥,县官很多时候不过是一种政权的象征,是朝廷的体面。若是长得实在太丑,让人尊敬不起来,未免有损官府的威严,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知县长得像陈佩斯,会是一种什么情况。

  所以,吏部在选官的时候,对待选官员的外表很在意,也有一本类似于手册的指导文件。

  官员相貌的上品首推“国”字脸,这种相貌威严正气,有官威;其次是“目”字脸,这中五官风雅俊朗,有亲和力;最差是“金”字型,上小下大,不过,戴上乌纱帽,倒也能遮丑。

  所以,有明一朝,能做上大官的,大多是美男子。于谦,解缙,李东阳,严嵩,张居正,都长得五官端正,儒雅风流。这些都是小问题,关键是明朝选官注重相貌,长得实在太难看,也拿不到实权职位,要想打破这个潜规则,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所以大明的官员都很自恋,扔到这绍兴府就更加怪相迭生,两县本就攀比成风。两位帅哥级人物做了两县县令,自然也会相互斗气,比如没事的时候比一比谁更有气质,长得更帅,贾县令自认为自己比李县令要帅,不需要帅太多,只需要一点点就足够了。

  此刻贾县令见到李县令恼羞成怒,仪态尽失,不由得心怀大慰,此起彼伏之下,自己就更阳光,更帅了,所以贾顺贾大人不阴不阳的道“李县令此言差矣,若是你县杨秀才黄昏方到,且不是让两县父老都饿起肚皮候着,端的是好大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