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媒体的嘴
��会把精神文明提上去。看看现在某些杂志,天天拿我们国家的百姓和老外比,说我们的素质有多差。”

  “这些家伙也不想想,我们的人民刚填饱肚子,就要去跟吃了几十年牛奶牛肉的老外们比素质,这公平吗?而且又总是拿我们最差的跟他们最好的比。我有假期就在米国各地和欧洲各国旅行,做社会调查。深刻见识过,欧米国家快乐教育出来的老百姓是有多棒槌!”

  “那你可以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投稿给那些杂志啊。”岳安宁笑呵呵地说道。

  “没用的。我当时还是从米帝那边投稿过来,以一位留学米国的华人身份。有的还附带了照片。可是全部石沉大海,甚至还有编辑回信,不客气地指责我。有机会到了米国,就应该把那边的美好情况介绍给同胞,而不是昧着良心胡编乱造。把我气的,我这都有图有真相,他们却说我造谣。他们写的那些华盛顿砍樱桃树;中曰夏令营;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等等故事,就成了真实事件了?”

  “这些家伙,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维方式里,一点辨别能力都没有,也不想有。只看得到别人的好,看不到别人的坏;只看得到自己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如此偏见固执,还自诩独立思考。”

  丘好问突然想起什么来,“说到这里,我想起丁哥说的秦池的事情,有几点感想。那些文人,包括传媒从业者,有很不好的习惯。要么自诩风骨,喜欢跟强势对着来。只要是强势机构说的,就是错的,凡是它们做的,都是罪恶。仿佛不这样,就无法体现出他们人格之独立,铁骨之铮铮。”

  “要么依附强势,阿谀奉承,从不帮忙检讨和发现错误。一旦依附对象出问题,马上反戈一击,还美名其曰反思和纠错。而人们的本性又偏向弱者。认为只要是弱者就肯定是善良的,是可饶恕的。与此对应,只要是强者,就必定带有原罪。却从来不去想,人和事物都有两面性。”

  岳安宁哈哈大笑,“好问这一席话,虽然很尖酸刻薄,但说的确实有道理。某些文人的嘴脸就是如此。这世上,什么工作最好做?批评家!什么事都能找到错误和漏洞,做个批评家,最简单不过了。要他们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来,却是东拉西扯,原形毕露。”

  “岳叔说得没错。这世上的事,原本就是知易行难,何况他们连知的阶段都没有达到,只需要说。站在道德大义的高度,什么都能装进他们的框里去。西方国家的舆论,也莫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