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作死
�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尤其是贺宗纬。

  郭保坤好歹也是礼部尚书之子,前程无忧,他贺宗纬只是一介寒门,如果以后都不写诗,必会影响仕途。

  贺宗纬大受打击,喝道:“不可能,你不可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抄袭,你肯定是抄袭。”

  众人闻言,都对范闲投去审视的目光。

  诗是好诗,堪称千古名句,但范闲如此年纪,想也不想,随手就写出这样的诗句,难免让人怀疑。

  加上范闲有“抄袭前科”,以及嫉妒心里,当下就有不少人提出质疑。

  “诗我写了,愿赌服输,你说我抄袭,就拿出证据来。”范闲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后来干脆来了一招“尿遁”开溜。

  而这首《登高》则随着各方探子的回报,传到了那些关注着诗会相关势力的视线中。

  皇宫中。

  庆帝此时正在研究“破甲箭”,自从知道后宫失窃,太后丢失了叶轻眉的钥匙后,庆帝心中就开始担心当年两位皇叔的厄运发生在自己身上。

  他研究“破甲箭”多年,其实为了就是对付叶轻眉留下来的箱子和五竹。

  之所以没有对范闲下手,并非是顾念父子之情,更多的是为了得到神庙的秘密。

  同时怕五竹已经得到了叶轻眉留下的武器。

  五竹跟叶轻眉一样,世间的道德观念对他们都没有束缚,一旦范闲有事,五竹很可能对他出手。

  所以没有万全把握之前,庆帝不会出手。

  候公公拿着最新传回的消息,向庆帝汇报:“陛下,范闲作了一首诗名叫登高,是一首绝无仅有的好诗啊!。”

  庆帝拿起一支箭矢,弯弓饮羽,射出一箭,却没有破开铁甲,将长弓放下,庆帝坐在地上,道:“念来。”

  侯公公当下念诵起《登高》。

  庆帝细品一遍:“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倒是好诗,只是未免老气了些,这首诗真是他作的?”

  范闲弱冠之年,风华正茂,不该有这种萧索落寞悲愁苦涩的心境。

  但一想到范闲是叶轻眉的孩子,庆帝的怀疑稍减几分,毕竟神庙的存在太过诡异,有什么超乎常理之处,庆帝都可以接受。

  太子、二皇子,长公主、林婉儿等人相聚听闻了《登高》,反应各不相同。

  吴良得到消息比较晚,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才听宫中之人谈论此事。

  原本吴良以为有《红楼》之事,范闲多少会收敛一点,没想到范闲还是走上了这条抄诗的不归路。

  “放饵吗?可惜你才是那池中之鱼!”

  猜到范闲是准备“抛诗引人”,熟知剧情的吴良笑了笑,准备给范闲一个惊喜。

  夜晚,吴良交接之后,带着一批亲卫,到牛栏街附近的一家较为有名的烤肉店吃饭。

  这一吃就是半时辰,见天色不早,便策马回府。

  行至途中,吴良远远就听到有人惨叫。

  “前面有惨叫声,可能出事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