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年
,他们便选择服从,于是,我才有了皇帝的权力。”

  “但是,我为何能够拥有一支强军呢?因为我能力出众,能够带着这些将士打胜仗,升官发财,将士们跟着我玩命,有好处,他们才会服从我的指挥。”

  “我,才拥有权力,且权力越来越大。”

  李昉听明白了,李笠继续说:

  “将来,你继位,首要之务当然是抓军权,手握杀人剑,别人才会怕你。”

  “但是,若只会挥舞长剑、乱杀人来恐吓群臣,这是不行的,迟早会有人铤而走险,所以,还得软硬兼施。”

  “用利益拉拢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既可以是利益损害者,也可是利益保障者,并且,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利益。”

  “加上你有大义名分,是储君登基,便是群臣理所当然的效忠者,他们都服从你,你,才拥有皇帝的完整权力。”

  “但这需要制衡,而制衡是很难靠一个操纵者长期维持下去的。”

  “这样的制衡,我可以做到,你,应该可以做到,可你的儿子、我的孙子,能做到么?未必。”

  “权力的游戏,玩起来太艰难,一旦输了,就是身死族灭,如此重压之下,人的心态迟早会失衡,导致应对失当。”

  “一个皇族之中,想要每一代的十来个皇子出现的人才,妥妥的压制官场人精们,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用制度来实现这种对于服从的认同。”

  李笠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打下的基业,将来总是要传到儿子手中,所以,他不希望儿子、孙子是败家子。

  希望李楚的国祚长一些,好歹能有正常的寿命:一百到两百年左右。

  那么,权力的本质,他就一定要向儿子讲清楚。

  “十年来,我拼命建设新体制,就是为了保证这一点。”

  “新的军制,保障了军人的利益,让他们的利益和体制绑在一起,自然就会拥护皇帝,将来,没有太高军事素养的皇帝,也能掌握军权,让文武官员怕他。”

  “三省主贰长官连同尚书省八座尚书任期制,是为了让各方势力利益均沾,让文武官员认为服从皇帝,利益能够得到保障。”

  “兴科举,办教育,就是要让庶族出头,让庶族的利益,和皇帝的利益绑在一起。”

  “大兴海贸、边贸,以及各类工商业,是为了让皇帝掌握摇钱树,有足够的钱财来收买人心,稳,并给文武官员带来利益。”

  “这些制度,我花了十年,初步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尽可能把更多人的利益,绑到这些制度上去。”

  “将来,你,还有你的儿子,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不需要依靠宗室、外戚,就能依靠制度,实现权力制衡。”

  “制度捆绑的利益群体越多,维护这个制度的人就越多,真要有人挑战制度,不需要皇帝振臂高呼,利益群体们自己就会把这挑战者撕碎。”

  “所以,即便未来的某位皇帝,是个资质平平者,也能靠着群臣对利益的服从,获得他们对自己的服从。”

  “为此,付出党争逐渐出现、逐渐恶化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