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4 章
哥,我真的是赵秘书长的侄子,我姑姑和我nǎinǎi闹了点矛盾,大概她还在生气!都是误会!”

  李科长松开他,说道,“不用跟我说这些没用的,拿起你的东西赶紧走吧!”

  赵后礼灰溜溜的走到大街上,觉得自己没办错事儿,也没说错话,怎么也想不明白姑姑为何突然发了脾气,他摇了摇头,人家都说官越大脾气越大,这句话真是太对了,妻子说,姑姑的官儿也不算太大,但现在的脾气可真是够大的!

  看来他回去要抓紧给家里写一封信了,这次的事情没有爷爷nǎinǎi出面,估计是不行了。

  赵后礼不知道,nǎinǎi朱红英本来也打算再来一趟平城的。

  这几年政策好又风tiáo雨顺,赵家屯人均土地比较多,还大都是良田,自然年年都是大丰收,除了生产队分的粮食和钱,社员们还有别的收入,比如家家户户都养猪,一头猪就是一百多块,因此普遍小日子都过得很滋润。

  赵老汉和朱红英年龄大了,地里的工分挣得不多,但老两口喂了两头猪和几十只jī,光是收入再加上队里分的口粮已经生活的很不错了,不过,人心都是贪的。

  一开始朱红英并没有想着再去找女儿,毕竟女婿曾经是劳改犯,这一点他们老百姓都害怕,真沾上了就说不清了。虽然后来他们听说了农场的那些人都平反了,王文广也官复原职还是大学校长,不但如此,赵珍珍还当上了市秘书长。

  赵珍珍当官儿的事情,还是他们村的书记去县上开会听说的,一回来就跑到他们家了,对赵珍珍各种夸赞和表扬,最后还说有机会让赵珍珍多回娘家来看看。

  朱红英和赵老汉才意识到女儿这次是真的当了大官。

  但朱红英这个时候还没有去找女儿的想法,她觉得她现在过得很好,赵老汉被她收拾过几回之后老实多了,老三媳妇因为至今没能生出来传宗接代的文男孩,在她面前抬不起头,根本不敢乱说话。

  不过,她不想去,有人想去,这个人就是老三赵传河。

  赵家屯大部分人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赵传河两口子却是越过越穷,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两口子实在是太懒了,平时不肯出工,分口粮的时候年年欠队里的钱,每次都要赵老汉掏钱抹平,都这样了也不想法挣钱,因为嫌麻烦,家里养死了一头猪和十来只jī后,再也不肯养了。

  这天傍晚,朱红英蒸了一大锅白馒头,炒了一盘jī蛋,一盆白菜炖粉条,刚把饭摆在桌子上,老三两口子领着两个女儿进来了。

  "妈,做的什么这么香啊?” 王玉花笑着说道。

  朱红英没好气的说道,”炒jī蛋没你和老三的份儿!”

  赵传河立马不高兴了,说道,“妈,你这么对待亲儿子,不怕别人背地里说你啊?”

  朱红英将手里的筷子一摔,说道,“老三你要点脸,都三十多的人了,整天吃我的喝我的,村子里和你这么大的还能找出第二个吗?“

  赵传河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口炒jī蛋,说道,”妈!我能他们一样吗?我从小身体不好,一直干不惯地里的活儿,而且我毕竟还有初中文化,去什么厂子里上班都够格了,后礼不是说了,他们国棉厂又建了一个新服装厂,新厂房新设备,一点不比国棉厂小呢!”

  王玉花也趁机说道,“妈!传河干不了活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