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百九十三章 突变再生
  嬴莹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一个个的面孔在她脑海之中浮现,

  她需要好好分析一下现在的情况,把每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单独拆开来看,再综合起来。

  首先……是杨允佶,或者说子君,他的目的一直都是一个最大的谜团,但今天他的表现实在是太奇怪了。居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还能遇上他隐藏在艽朝的阴兵?

  那些阴兵和自己的凤羽军仅仅只交手了一次,然后凤羽军就狂奔撤退。

  要说凤羽军是轻骑兵阴兵追不上,说得通,要说对方是故意放水,也行。

  如果是后者,那么这里面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在关于目的方面,里院方面仅有的线索,似乎就是赵竹仁在里三院附近的四水河畔听到的子君和陆侯亮的对话。

  好像是关于统治方面的……

  这点……毫无新意……

  是每一个大反派所必须具备的因素……

  那么,还有其他什么呢?

  似乎没有更多的线索了……这条路想不下去了……

  嬴莹皱了皱眉头,有些泄气。

  她觉得,自己果然不适合干这种事情。

  她以前觉得,当个皇帝,其实是最轻松的了。那些书上说的什么皇帝殚精竭力废寝忘食全都是鬼扯,手下自有能人无数,文武臣工同心戮力,而且不管是明君昏君,至少还有一部法律摆在那里,管它能执行多少,反正是在台面上的东西……

  等一等……

  法治……

  嬴莹抿了抿嘴……

  人治,它的优点,是灵活,但缺点同样也显而易见,偶然性太大,可持续性太低。碰上圣明之主还好,一旦遇到暴君、昏君甚至哪怕是庸君,都很容易出差子。

  而法治,比起前者来说,从制度上具备碾压式的优越性。

  因为法治可以不断成长,即使最初开始时并不完善,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各项规章制度慢慢成熟,法治必将取代人治。

  这些,是她在华夏的历史上学到的。

  这两种统治方法,都在华夏的悠悠历史中出现过,也各自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发挥过自己的作用。

  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句话,无规矩不成方圆。

  人们常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话里面,把两种统治方式,其实都带上了。而且潜台词也还是承认了规矩,也就是法治优于人治,意思就是,通融通融嘛,我们也知道坏了规矩。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人治没能比过法治,先天的弊端在于统治者的不确定性。

  可万一统治者是永生的呢?

  那情况一下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子君就是这种情况啊!

  如果整个世界变为一片鬼域,然后他自己又永生不死,一切都以他的意志为主导,人治,瞬间就会压过法治。

  至少从现在了解到的情报来看,子君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