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刁国舅买嘱三司云太师会同六部
��,责打小人。却好主人走来讨情,也被雁老爷打伤。此是实情,只来大老爷严讯。”张宾道:“这就是了。下去,把红氏代上来。”
张宾大怒,将惊堂一拍,喝道:“我把你这贱人黑夜私奔,还诬人抢你。谁人同行的,快快招来!”红氏唬得面如土色,道:“是他抢的。”张宾喝道:“不动刑谅你不招,左右与我挟起来!”手下答应,喝吆一声,便来上。正要动刑,雁翎上前道:“昨日犯官亲自看见是他抢的,如何反说此女私奔?果有奸情,也须拿到奸夫同审才是。”张宾把脸一红,怒道:“本部奉旨审问,休得多口,下去!”雁翎倒满面羞惭而退。左右动刑,那女子如何经得起,只得招道:“不是他抢的。”张宾方才松刑。又问雁翎道:“你做官好糊涂,诬良犹可,怎又打皇亲?此女已招,还有何说?快从直画供。”雁翎大叫道:“你据半边之词,如何叫我画供?俺可断颈,不能受屈。”张宾和三法司大喝道:“你在朝廷法堂,敢如此倔强!”叫左右抬大刑过来,两边吆喝如雷。
正欲动手,不防钟早间见锦衣尉拿雁翎,他便会了云太师的话,赶来看审时,红氏已挟过,正要夹雁翎。他忍不住直上大堂,打三躬道:“三位大人缓些动刑,昨晚之事,乃卑职亲自所睹,现有红氏冤状为凭。若说打伤国舅,今早卑职尚见国舅在街坊行走,毫无损伤的模样。求大人拘齐人犯,一同勘问。就是国舅有伤,亦须到案验看才是。不是卑职敢于放肆,只因适才会过阁部,即刻就拿红氏冤状入内面圣,恐皇上亲提,反多不便,故敢奉申,望其详察。”这一夕话,说得三司哑口无言,半响道:“只为旨意紧急,故尔如此。既是钟先生要入内启奏,本部候奏便了。”说罢,钟辞出。张宾吩咐该犯监,连雁翎禁,刑部退堂,三司各散。不表。
再言刁府家人打听消息,闻先一番口供,十分欢喜,入后听得钟御史到堂,如此一番,不觉大惊道:“罢了,罢了,死在他手里了。”骂道:“钟,钟,我少不得有法到你就是了。”遂又挑了几千两银子,着人到三处料里,不表。单言钟出了刑部衙门,来到云府,将上项事说了一遍。云太师道:“等老夫会同六部,审他便了。”二人草成本章,次日五鼓上朝,二人联名将本呈上,要求天子亲审。万岁看了本章中的委曲,批道:“着大学士云定,会同六部九卿,领朕上方宝剑,在刑部会审详奏。”候旨谢恩而出。
回到私衙,即命校尉中军,大小效用的官儿,摆了上方剑,点齐职事,好不威武,来到刑部。张宾忙开中门,远远迎接太师。升座已毕,百官参见。太师发钓旨一道,先到侯府将刁国舅传来,再将钟御史传来。对质后,命旗牌官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左右一共七座公案。太师居中,六部分为两边坐定,叫:“代钦犯!”一声吩咐,两边答应,唬喝如雷,将一干人提到丹墀。点名已毕,太师先叫雁翎上来,问了几句,然后问红氏道:“昨晚已招了,今日有何分说?”红氏哭道:“小妇人受刑不起,方才招认,其中冤枉,要求太师伸雪。”太师道:“下去。”遂叫那家将问道:“你为何抢人,从直招来,动大刑。”那人还照原词,回了一遍。太师喝道:“雁都统与你何仇,难道诬你不成!看你一派胡言,不动大刑,如何肯招!”吩咐手下夹起这奴才。左右校尉拥上来,抬过铜夹棍,不论好歹,抓下去,将腿往下一踹,那家将大叫一声,登时昏死过去。半响醒来,太师问道:“你招也不招?”那人道:“冤枉,难招。”太师冷笑道:“我且问你:既是让道,就该站立一边,难道若大条街,就无处去避道,独独要跑到巷子里去?既到巷了,看见有奸细,就该一人捉住,出来禀了雁爷,也是一功。怎么独独放走男人,却同女子在一处呢?且红氏父母一同喊冤,若是他女儿私逃,他自然寻
张宾大怒,将惊堂一拍,喝道:“我把你这贱人黑夜私奔,还诬人抢你。谁人同行的,快快招来!”红氏唬得面如土色,道:“是他抢的。”张宾喝道:“不动刑谅你不招,左右与我挟起来!”手下答应,喝吆一声,便来上。正要动刑,雁翎上前道:“昨日犯官亲自看见是他抢的,如何反说此女私奔?果有奸情,也须拿到奸夫同审才是。”张宾把脸一红,怒道:“本部奉旨审问,休得多口,下去!”雁翎倒满面羞惭而退。左右动刑,那女子如何经得起,只得招道:“不是他抢的。”张宾方才松刑。又问雁翎道:“你做官好糊涂,诬良犹可,怎又打皇亲?此女已招,还有何说?快从直画供。”雁翎大叫道:“你据半边之词,如何叫我画供?俺可断颈,不能受屈。”张宾和三法司大喝道:“你在朝廷法堂,敢如此倔强!”叫左右抬大刑过来,两边吆喝如雷。
正欲动手,不防钟早间见锦衣尉拿雁翎,他便会了云太师的话,赶来看审时,红氏已挟过,正要夹雁翎。他忍不住直上大堂,打三躬道:“三位大人缓些动刑,昨晚之事,乃卑职亲自所睹,现有红氏冤状为凭。若说打伤国舅,今早卑职尚见国舅在街坊行走,毫无损伤的模样。求大人拘齐人犯,一同勘问。就是国舅有伤,亦须到案验看才是。不是卑职敢于放肆,只因适才会过阁部,即刻就拿红氏冤状入内面圣,恐皇上亲提,反多不便,故敢奉申,望其详察。”这一夕话,说得三司哑口无言,半响道:“只为旨意紧急,故尔如此。既是钟先生要入内启奏,本部候奏便了。”说罢,钟辞出。张宾吩咐该犯监,连雁翎禁,刑部退堂,三司各散。不表。
再言刁府家人打听消息,闻先一番口供,十分欢喜,入后听得钟御史到堂,如此一番,不觉大惊道:“罢了,罢了,死在他手里了。”骂道:“钟,钟,我少不得有法到你就是了。”遂又挑了几千两银子,着人到三处料里,不表。单言钟出了刑部衙门,来到云府,将上项事说了一遍。云太师道:“等老夫会同六部,审他便了。”二人草成本章,次日五鼓上朝,二人联名将本呈上,要求天子亲审。万岁看了本章中的委曲,批道:“着大学士云定,会同六部九卿,领朕上方宝剑,在刑部会审详奏。”候旨谢恩而出。
回到私衙,即命校尉中军,大小效用的官儿,摆了上方剑,点齐职事,好不威武,来到刑部。张宾忙开中门,远远迎接太师。升座已毕,百官参见。太师发钓旨一道,先到侯府将刁国舅传来,再将钟御史传来。对质后,命旗牌官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左右一共七座公案。太师居中,六部分为两边坐定,叫:“代钦犯!”一声吩咐,两边答应,唬喝如雷,将一干人提到丹墀。点名已毕,太师先叫雁翎上来,问了几句,然后问红氏道:“昨晚已招了,今日有何分说?”红氏哭道:“小妇人受刑不起,方才招认,其中冤枉,要求太师伸雪。”太师道:“下去。”遂叫那家将问道:“你为何抢人,从直招来,动大刑。”那人还照原词,回了一遍。太师喝道:“雁都统与你何仇,难道诬你不成!看你一派胡言,不动大刑,如何肯招!”吩咐手下夹起这奴才。左右校尉拥上来,抬过铜夹棍,不论好歹,抓下去,将腿往下一踹,那家将大叫一声,登时昏死过去。半响醒来,太师问道:“你招也不招?”那人道:“冤枉,难招。”太师冷笑道:“我且问你:既是让道,就该站立一边,难道若大条街,就无处去避道,独独要跑到巷子里去?既到巷了,看见有奸细,就该一人捉住,出来禀了雁爷,也是一功。怎么独独放走男人,却同女子在一处呢?且红氏父母一同喊冤,若是他女儿私逃,他自然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