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出新、旧剧。

  .

  最终,整部影片不算前期工作,从拍摄到剪辑完成,一共花了近半年时间。

  到此时,也可以送审了。

  纪霜雨填写了申请书,包括剧本,送去影戏检查委员会。接下来就是等待了,获得准演执照后,便可以全国上演。而且一个执照,就管三年,三年后还要再上映,得重新检查。

  主要是,检查一次,除了交税还要交检查嘛……

  “纪校长,您说检查会那边,会不会让修改片段?”参与剧组的学生很担心,这不是他第一次参与影片制作,却是头回这么担心,只觉得一个镜头都不要删去就好了。

  这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内容和纪霜雨穿越前听到的居然大同小异。

  无外乎指责委员会有时尺度过严、不懂影戏、迷之禁令,搞得他们经常申诉,争取不要删减镜头。

  更有些他们觉得很想看的影片,委员会居然禁映。从这里,还延伸开了各自是否有看禁片的经历。

  检查后发的执照,一般是三种批复。准映、禁映、修剪。

  纪霜雨想了一下:“不至于吧,我也没拍什么奇怪的内容。”

  要说沾边的,就是现在也对封建迷信内容也有控制,但是他那其实元素都是民俗相关,很科学的,应该不至于让他删减吧?说得他都有点怕了。

  这检查会看完片,也是要开会,然后讨论出结果。加上现在制片公司越来越多,并有大量引进影片也需要审查,一般来说,审查过程还是要点时间的。

  但也许是纪霜雨这部影片关注度太高了,竟是短短三日就到回函。

  纪霜雨在大家面前,把信函打开,扫了一眼。

  “怎么样,准映?……不是?不会要修剪吧?”王和笙焦急询问。

  “不是。”纪霜雨把信反过来,展示给他们看,附带了准演执照的回函上头,赫然是从未出现过的手写批复文字,甚至带了标点符号:速映!!

  第四十五章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了。

  向来影片摄制好,都是先在沪上放映的,然后再视成绩运往外埠放映。这部片子比较特别, 京城也会同步首映。这也是让京城观众特开心甚至有些自豪的一点。

  周斯音作为制片方,手握着首映权和各方头轮影院谈判。

  现在的市场, 许多头轮影院都是外资, 华资的头轮影院对本国影片也要考虑质量,是否选映, 最后也就是在那么一两家头轮影院上映, 因为拷贝也贵嘛。

  每次沪上一埠就是拷那么一两份, 外地还要拷个几份。

  纪霜雨这部影片,华资头轮影院都想抢到,各自喊价, 就怕周斯音只在他们书局投资的影院放映,你吃肉好歹给大家喝点汤吧。

  所以周斯音同他们谈判下来,将在所有华资头轮影院同时进行第一轮联合放映:也就是每间影院轮流放映几日。

  比起轮次放映制, 这种放映方式得是对影片质量相当自信。而对观众来说,倒是大大方便了, 离得远的观众大可以等到自家附近的影院放映时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