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落脚第一步
��大体不变,坊市制度也保留下来。

  天下州县仿照两京划分里坊,只是在远离两京的地方,坊住人市贸易的规矩执行的不是很严格。

  竹山县城也是如此,一个周长不过十余里的小城划分南北两坊,各设有一座市集。

  不过走在街道上,朱秀依然能看见挑着货担沿街叫卖的商贩,街道宽敞交汇处,路边摆摊的也不在少数,大多数地方州县对这种街市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秀暗道遗憾,看不到宋时城镇熙攘的热闹场面,这年头商品经济的规模还是不够大,只有到了中晚唐以后,街市制度才会渐渐取代坊市,直至两宋年间繁荣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形成规模。

  朱慧娘带着一行人来到横贯东西的正中主街,在临近北坊的街边,找到一间狭**仄的铺面,门口斜立一块招牌,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专营各式租赁。

  黑乎乎的小店里空无一人,旁边是一间茶馆,临街的一张方桌上,围拢了不少人,有老有少,围在桌旁指指点点。

  朱秀凑过去瞄一眼,原来是一位蹲在凳子上的矮瘦青年正和一位白发长者玩象戏,也就是颇具后世雏形的中古象棋。

  “赖牙侩在不在?”朱慧娘站在小黑店门前四处瞅瞅,提高声音喊了一声。

  “谁在唤我?”正在下棋的矮瘦青年转头望来,见自家小店门口站了不少人,知道生意上门了,咧嘴露出一口黄牙,瘦骨嶙峋的样子活脱脱像只掉了毛的瘦猴。

  在一众围观闲汉的催促声中,赖牙侩一番讨价还价,要来了三日免费茶水供应,才将下棋的位子让给了茶馆伙计,紧了紧腰间裤带慢吞吞地走了过来。

  朱秀打量一眼,此人瘦面颊高颧骨,满脸透出一股精明气。

  赖牙侩两只眼珠在众人间滴溜溜转悠一圈,又瞟了一眼街边停着的满载行李的骡车,咧嘴笑道:“各位要赁房?可是即将县考的小官人?”

  赖牙侩朝王昂身后的朱秀微微弯腰作揖,朱秀拱手笑了笑,这份眼力倒还不错。

  朱慧娘也是第一次同牙侩打交道,说道:“我一家要在县城找处落脚地,劳烦你帮忙推荐推荐。”

  赖牙侩嘿嘿笑道:“这竹山县城,没有我赖牙侩介绍不了的生意。只不过,县考在即,十里八乡的读书人都往县城挤,拖家带口的不少,租房赁宅可是紧俏的很......”

  朱慧娘忙道:“我们家要长住,而且人多,要找座大宅子,只要房宅满意,中介钱少不了你的。”

  骡车上的箱子里有三十二贯钱,朱慧娘说话底气足了不少。

  赖牙侩笑容里多了几分热络,他一眼就瞧出这家人是从乡下来,这两日类似来赁房的人不少,实诚生意却没做成几桩,故而先用言语试探一番,待确定对方诚心后再继续往下谈。

  不过朱慧娘的语气让他一时间有些拿不准,从这家人朴素的衣着来看,也不像是什么乡下的富户地主。

  稍一思索,赖牙侩笑眯眯地道:“不知诸位想住在北坊还是南坊?宅院需要多大?房屋需要几间?”

  “南北两坊有何差异?”朱秀不动声色地插嘴问一句。

  朱慧娘道:“这我倒是知道,县城地势北高南低,有条件的人家多住在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