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炼丹
��再好不过。”

  李婶被夸得眉开眼笑,连声说道:“那以后我就这么办。”

  谢小玉道了声辛苦之后,转身回了灵洞。

  一进去,他立刻把那口从忠义堂得来的丹炉拿了出来。

  太古年间遗留下来的丹鼎、丹炉都很复杂,因为仿照人体而制,有窍有脉。

  这座丹炉有九窍,即便在那个时代也是最顶级的一类。

  把丹炉小心地放在右侧石壁里,那里有一个凹坑,是他特地凿出来。这个灵洞充满庚金之气,只有那个凹坑里不同,充塞着丙火之气。

  在凹坑内侧,有一根铜管从上面引下来,连通到底部一圈铜盘上。

  谢小玉在墙壁上轻轻一按,顿时从铜盘中射出九道极细的光,每一道光恰好射入丹炉的一窍中。

  在他的灵洞外面有一面很大的阳燧镜,阳光镜子上,被聚集到一点,然后通过内侧镀银的铜管传到底下。

  在铜盘的一侧有九个旋钮,每个旋钮可以控制一路光线的强弱。

  炼丹最难的地方就是对火的控制,高明的炼丹师肯定也是御火的高手,谢小玉对御火没有一点心得,所以只能另寻他法。此刻他所用的炼丹之法,另辟膜径,用阳燧镜聚光代火。火调节起来困难,光就容易许多了。

  将旋钮开到最大,让丹炉加热。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他将光线关小一些,然后用一把小勺将准备好的材料一样样送入炉口。

  所有的药材全都经过滤除杂质后再细细研磨,变成一堆极细的粉末。一进入炉中,药粉立刻化散开来。

  他的这种炼丹之法与众不同,名为子午孕丹术,是用文火慢炼,让各种材料的药力完全挥发出来,让它们在丹炉里相融相合,自然凝结成丹。

  说起来,这套理念和太古时代道法自然的炼丹之法殊途同归,所以当初他一看到这口丹炉,就迫不及待地拿了下来。

  这套炼丹术准备繁琐,光药材的处理就很麻烦,限制又极多,必须午时开炉,子时收丹,而且必须有太阳,还不能是冬季,耗时又长,一次不能炼得太多,可以说缺点一大堆。

  谢小玉得到这种炼丹之法完全是意外。当初他在藏经阁的时候,什么杂书都看,其中有一部《奇技妙法百篇》,里面记载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像阳燧镜的各种用法还有这门子午孕丹术,都来自这部奇书。

  所有的材料全都送入炉内后,谢小玉关上顶部的盖子,然后打了一道法诀。

  这道法诀是将他的神识和丹炉融为一体。太古时代炼丹之法是将丹炉当做人的分身,同样需要呼吸吐纳,同样需要气息流转,只不过呼吸吐纳的是药力,流转搬运的是药气。

  现在的炼丹师早就不这么做了,所以他们得到太古时代的丹炉也用不了。他能用,是因为他以前走的是人器合一的路子,两者异曲同工。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光线渐渐微弱,最后彻底消失,想必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谢小玉却毫无所觉,以往他也炼过丹,但是没这么投入过。

  这是因为丹炉不同。他和这座丹炉有一种息息相关、气机相引的感觉,许多以前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