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苍龙隐迹
长,说短亦短,武林之事,我会尽力联合各大帮派,对峙魔教,只是兵乱之祸,却无能为力,只好从旁协助,若上天庇佑,哀民之苦,相信一切总会有解决之法,你就放心而为吧。”

  李子仪点着头,再也没有吱声,因为今后的路连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走,九龙神剑第九重,几乎几百年来,无人练成的境界,自己真的能突破吗?站在自然中,才知自己的渺小,有心无力难以回天。

  仁者之剑来自仁者的心,而仁者的心则放于天下,只有深处天下之中,力经江湖之事,心感黎民百姓之苦,才能自悟于心,剑术心法有所帮助,才能在实物中看透,在红尘世俗中看破,由人道提升到上窥天道。

  李子仪离开静云庵后,苦思一路,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至死地而后生,将身上任督二脉,奇经八脉等练功运气的二十处重要脉,通通封死,把全部内力集于丹田之处,真气散于条条经脉之中,静中不动非真定,动中不动放为正,无论多么厉害的高手也难免分辨出此人曾是武工内力深厚之人,更难以想到他是名震天下的少将军。

  李子仪在途中客栈连夜修书两封,一封写给管家沈辉,让他主持大理情剑山庄一切事物,并告之自己将离庄闯荡江湖三年,当有朝一日,所有封闭之重新冲开之时,便是神剑堪破之日。

  另一封写给当今皇上,力陈要害,阐明提早做好防备并陈述自己将去历游悟剑三年,不在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君,希望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多关心天下百姓。

  书信写好之后,放于春梅房中,并留一张字条给梅花四剑,其中当然少不了关心叮嘱,离别保重的话语。就这样,李子仪戴上了家父挚友、天下第一妙手鲁静斋曾送的真皮面具,虽然远比不上李子仪那天下闻名美男子的面孔,却也有五分相象,还算英俊潇洒,一双眼神因内伤的关系,虽然灵中带暗,但气质依然逸意超然,灵光闪闪,加上浑身硬朗挺拔而不带一点多余脂肪的肌肉,依然是女人的克星。

  李子仪化名李思羽,衣着普通的仕服,随身除了一点盘缠和贴身佩带一条回迄公主曾送的玉佩外,再没有带其他玉器包袱之类,连飞龙剑也没有带着护身,可谓反璞归真。

  他清闲漫步的走在路上,一切是那么的自然仿佛此刻不是什么少庄主少将军,也不是什么江湖高手武学奇才,什么成败得失也都忘记了,心中一片宁然。他那想到一代宗师级武学旷世奇才的传奇便从此开始了。

  李子仪自西向东,顺流而下,经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长江三峡,在此处切穿巫山两岸岩壁陡峭,河谷深遂,航行峡中,峰回路转,仰望云天,如同一线,俯视江流咆哮如雷。

  心情顿时随之豁然开朗,忘乎一切,半月后,登陆来到襄阳一城,天刚正午,街市热闹非凡,行人商人络绎不绝,李子仪初次来到此古都,襄阳占水之池,乃东南兵家要塞之地,所以城墙城内,多军事建筑物。

  李子仪在街上随便走逛,见街道一处人头涌涌,围绕着一张皇榜在看,李子仪心中好奇,于是便过去看个究竟。

  原来此榜是征兵招募,上述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率军二十万,由北向南,大军挥下,长驱直入,势如破竹;皇上立即下昭征兵入伍,以平祸乱。周围的百姓议论纷纷,似有天下大乱之势;安禄山口蜜腹剑,野心重重,蓄谋已久,终于露出了尾巴,起兵谋反,但不知现在战况如何。

  李子仪带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一家客栈,因为长期路途奔波,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