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不动
�。

  在纵马奔驰的同时,许多骑手张弓搭箭,开始往汉军阵中抛射箭矢。于是汉军将士们不得不动了,他们纷纷抬起手中的盾牌,或者横过手臂遮挡面门。愈是整齐划一的队列里,这样的动作愈是醒目。

  这是个很好的开始。

  曹彰满意地点头。

  当年他在荆州吃亏以后,也曾反复思量揣摩当时的战况。无数次考虑下来,他认为,汉军的弓弩之利固然可怕,但并非完全不能对抗。那一战中,自己失败的原因有二:

  一者,敌军已有了弓弩之利,又在事先选定的战场,坐等己方通过狭窄通路进攻。当时己方诸将求战心切,挥军分道而入险地,这等于是将骑兵当做弓弩的靶子,让将士们送死。

  二者,骑兵要与弓弩对抗,或以灵活机动来牵扯,或以铁骑猛烈突击来杀伤。何时牵扯、何时杀伤,其中也有独特的把控,断不能头脑发热,一个套路用到底,徒然使敌方好整以暇。

  这两个错误,我曹子文都不会再犯。

  此刻两军战场,乃是广阔平野,纵有沟壑起伏,难阻大军。所以本方的骑兵尽可以离合来去,自如选择任意一条进攻的路线。

  而此时己军的骑兵,轻骑、重骑、弓骑的兵力都很充沛,也都是精锐。接下去的打法,在部队调动和攻势发起上,可以力求其快速猛烈;而在整体局势的把握上,则要牢牢掌控节奏,一点都不能急。

  曹彰本人曾久在北疆作战,与鲜卑人、乌桓人都交过手。他是极少数能够以骑兵破骑兵,对北疆胡族取得大胜的汉人骑将。北疆胡族骑兵作战的精髓,也早就被他谙熟于胸。

  无非先用轻骑反复抄掠敌阵,用多次奔射打乱敌军阵脚,然后以重骑突击决胜。如果敌军不乱,则轻骑继续抄掠,弓骑继续奔射,继续为重骑创造机会。

  如此反复,一遍,三遍,五遍甚至更多。只要持续向对方的阵列施以高压,再紧密的队列中也会出现缝隙,而缝隙会逐步扩大,最终成为铁骑汹涌贯入的溃口。

  这法子其实很简单,乃自古以来骑兵对抗中原军队的成法,无论北疆各部胡族都是这般,变化只在各部或者喜好轻骑,或者喜好弓骑。至于重骑突击,当今天下只有曹魏才拥有巨量铁制马铠,只要找准时机,重骑的突击始终都不可阻挡。

  前方两支骑队尚在奔驰,曹彰随手再点两将:“你二人也去准备,待我旗鼓号令,随时前出。”

  “是!”二将催马奔回本队。

  骑兵沿着汉军队列的正前方狂奔。某个刹那间,“嗡嗡”的弓弦颤动声几乎压倒了蹄声。数百支箭矢飞蝗般掠过天空,然后划过一道弧形。

  当骑兵们奔到远处,箭矢才落下。

  打在盾牌上的箭矢,发出笃笃的响声,钉在覆盖牛皮的厚重木板上。打在盔甲或者护臂上的箭矢,则大部分叮叮当当地响着,被坚固的金属弹开。

  少量箭矢就算刺透了护臂或者甲胄,力量也被削弱,中箭的将士大部分连吭都不吭一声,偶尔有人零散痛呼两声,立即连声道:“我没事,我没事!”

  只有几个特别倒霉的士卒被射中了盔甲的缝隙或者面门要害,倒了下去。随即后头的同伴填补上空缺,继续保持着队列的完整。

  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