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反覆纠缠 第九章 滔滔江水(下)
sp; “桓嘉找到长沙王的墓,虽然不错。但这件事非同小可,桓伯绪明日就要返回长沙去……”
“唔……这个我倒真没想过,你是担心秘密泄露,他知道了会非常反感?”
徐庶苦笑:“主公,伯绪回去主持长沙局面,此事必然瞒他不住。他得知此事会有什么反应,我实难预料。反感倒也罢了,万一他……”
“我明白。”
不满是轻的,万一他因此而怀恨在心,举郡造反,那我们可立刻就再度成为没根的木头,无主的亡魂。
“主公,可否另外派人返回长沙?”
“除了他,你说还有谁合适?”
我反问一句。
徐庶无言以对。
现在这种形势,还真没第二个人能替代桓阶。
屋里沉默下来。
过了一会儿,我下定决心,道:“既然我们大家都希望能永远合作下去,就必须坦诚相待,明日桓参军过来,这四份密函全部让他过目。伯绪是我军参军,我们现在的经济状况,他一清二楚。掘几个古墓,增加一些收入应付眼下的窘境,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主公,这未免过于冒险了。”
“元直,你说说,我们现在干的事,那一样是有把握的?”
我直视着他,“不仅如此,我还决定恢复以前的作法,我军所有往来密函,仍由你和桓参军首先批阅,非常之事决定不了,再来找我。”
“主公!”
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拆看密函这种苦差使,还是你们替我分担吧。我实在是受不了!”
“可是,军中会有非议,对主公的声望也不太好。”
“我们现在,一切以实用为出发点。至于子云,我自会去和他说。”
徐庶见我态度十分坚决,确是出于至城,便道:“子云那里,倒不必主公多言。他经历这数月军中日子之后,应该已经明白我军的情况,不会再说什么了。”
正事谈完,又闲聊几句,徐庶就宋定之事向我谢罪,道:“我之所以要留下宋定,是因为他告诉了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想把他留在军中,以便随时可以利用。”
我奇道:“什么事,竟让元直如此重视?”
“孙权与周瑜之间,确有极大而无可解之心病。”
我不信:“真有那么严重?”
也难怪我,历史上的孙权和周瑜,那是三国间除刘备诸葛亮之外的另一对让后人羡慕的君臣相得的典范啊!
徐庶道:“比我们所能想象得到的还要严重。因为病引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
“什么人?”
“江东未来的国母,乔夫人。”
“大乔?”
我啊的一声,“怎么跟她沾上边了?”
“且听我细细给主公讲来……”
听完徐庶一番密语,我目瞪口呆:“可能吗?这……这可能吗?”
“唔……这个我倒真没想过,你是担心秘密泄露,他知道了会非常反感?”
徐庶苦笑:“主公,伯绪回去主持长沙局面,此事必然瞒他不住。他得知此事会有什么反应,我实难预料。反感倒也罢了,万一他……”
“我明白。”
不满是轻的,万一他因此而怀恨在心,举郡造反,那我们可立刻就再度成为没根的木头,无主的亡魂。
“主公,可否另外派人返回长沙?”
“除了他,你说还有谁合适?”
我反问一句。
徐庶无言以对。
现在这种形势,还真没第二个人能替代桓阶。
屋里沉默下来。
过了一会儿,我下定决心,道:“既然我们大家都希望能永远合作下去,就必须坦诚相待,明日桓参军过来,这四份密函全部让他过目。伯绪是我军参军,我们现在的经济状况,他一清二楚。掘几个古墓,增加一些收入应付眼下的窘境,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主公,这未免过于冒险了。”
“元直,你说说,我们现在干的事,那一样是有把握的?”
我直视着他,“不仅如此,我还决定恢复以前的作法,我军所有往来密函,仍由你和桓参军首先批阅,非常之事决定不了,再来找我。”
“主公!”
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拆看密函这种苦差使,还是你们替我分担吧。我实在是受不了!”
“可是,军中会有非议,对主公的声望也不太好。”
“我们现在,一切以实用为出发点。至于子云,我自会去和他说。”
徐庶见我态度十分坚决,确是出于至城,便道:“子云那里,倒不必主公多言。他经历这数月军中日子之后,应该已经明白我军的情况,不会再说什么了。”
正事谈完,又闲聊几句,徐庶就宋定之事向我谢罪,道:“我之所以要留下宋定,是因为他告诉了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想把他留在军中,以便随时可以利用。”
我奇道:“什么事,竟让元直如此重视?”
“孙权与周瑜之间,确有极大而无可解之心病。”
我不信:“真有那么严重?”
也难怪我,历史上的孙权和周瑜,那是三国间除刘备诸葛亮之外的另一对让后人羡慕的君臣相得的典范啊!
徐庶道:“比我们所能想象得到的还要严重。因为病引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
“什么人?”
“江东未来的国母,乔夫人。”
“大乔?”
我啊的一声,“怎么跟她沾上边了?”
“且听我细细给主公讲来……”
听完徐庶一番密语,我目瞪口呆:“可能吗?这……这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