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反覆纠缠 第八章 滔滔江水(中)
�略微有些风浪,足下站立、步伐移动便大不相同,判断也更容易失误。动手的两人都是此道高手,虽然是力攻不止,但守护一点也不肯放松。

  一号大船上的先生们看得心里直颤:“好狠的招!”

  他们虽然个个不是少见多怪之辈,但这船头大战,一男一女,一刚一柔,又是这等舍生忘死的恶战,却是从未看过。

  看这二人单打独斗,观赏春色之余,我对水战也是大有领悟,想道:“原来水上是如此搏斗,看他们的进攻、防御,动作都是以手法为主,双手如门窗一样,似开未开,似闭未闭,以身为轴,一般只在原地转动,不轻易动脚。”

  徐庶见我边看边点头,道:“主公观战,感觉如何,可是领会了许多诀窍?”

  我微笑道:“一点点,一点点。”

  徐庶道:“能给大家都说说么?”

  我道:“那也没什么高明的,这里在场的都是水战行家,我这外行话说出来惹人笑煞。”

  桓阶道:“我们都想知道呢。”

  我道:“哦?”

  看这俩人神色正经,不像是随口奉承讨好,急忙收拢心神,边想边道:“嗯,我看这船上打斗呢,关键在‘引而不发’四个字上。由于船幌身动,面积狭小,船拳一招一式都不能雷同于陆地拳法。要保证桩牢身稳,发挥技艺,既要稳,又要轻,手法似出非出,似打非打,出招敏捷,收招迅速,如猫扑鼠,如箭在弦。不但攻击要狠辣快捷,防守更要思虑严密周详。你看看他们,都只一脚落实,一脚虚踩,保持身体随船晃移的灵活性。别瞅着打得凶悍,其实守卫自己的力量一点也不少。所以看似凶险,真要伤到对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徐庶问我:“那主公你看这对阵双方,谁能取胜?”

  我道:“难说。杨影的拳法刚劲,胜在一个顶字;那女将的拳法,却讲究一个缠字。一个稳打稳扎,一个随波逐流,都是船战的妙术。”

  徐庶问道:“何为顶?”

  我道:“头顶有冲天之威,舌顶有吼狮之容,手顶有推山之功,脚顶有踏象之雄。”

  徐庶问道:“何为缠?”

  我道:“出步似老牛走犁,行拳如春蚕吐丝。”

  徐庶和桓阶互看一眼,道:“主公果然深谙拳理。此战完毕,回到油口之后,我们想请主公指导,编撰一路水战拳法,以供我水军战士修习,主公以为如何?”

  我一怔,这主意可没想过,心想:“这不是要我捡回老本行么?”

  在三国游历到现在,我几乎已经忘记自己曾是一位著名的杂志撰稿人了。想想这水战拳法的拳理与陆战颇有差异,也没法卖弄自己未来的武学知识,大可以杨影和陈江越的拳法为基础修订完成,便答应下来。

  “好吧,不过我的润笔可要得很高,你们付得起么?”

  二人一愣:“主公,什么润笔?”

  我翻翻眼,连润笔这么古代的说法都不知道,要跟他们说稿费版税,岂非更是难以理解?

  殷淏忽然笑道:“飞帅出手,酬金自然不能少了,弱了我长沙军的名头。此卷拳谱,我殷氏捐助黄金一千两,供飞帅洗笔磨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