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兵发伊川 第五章 晋见献帝(中)
; 汉时朝堂议事,各大臣一般都是两两一席,在大殿左右侧君而坐。司隶校尉却是个特殊的职位,虽然品级不高,只是地方三品。但在朝中地位独特,与权重势尊、总揽朝政大权的尚书令以及主管监察的御史中丞三人并列,每逢朝会,都是独席专座。有个好听的名堂,号称“三独坐”本朝自迁都许昌以来,原本是没有御史中丞的。现任御史中丞是钟繇。由于他对关西的马腾、韩遂以及羌、氐的地方大族颇有影响力,所以在官渡之战前就被曹委任为长安太守,安抚压制关西势力。钟繇干得非常出色,他坐镇关中,各方势力不但偃旗息鼓,弃敌为友,而且自愿派出得力官兵,协助曹军将后方的粮草马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成为官渡最大的也是最牢靠的一根支柱。有鉴于此,曹专门写信告诉荀彧,钟繇目前只是暂任长安太守,御史中丞之位保留,将来战争结束,便让钟繇回许担任此职。久随曹的部下都知道,除了荀彧之外,还没有哪位文臣武将得到过这种殊荣,这种做法实是对钟繇的极大肯定。荀彧心领神会,特别向钟繇宣示了丞相的这道意见,令钟繇感激涕零,更加卖力。因为关西眼下并非十分稳定,所以他还留在长安,没有返京。

  目前朝廷之上,只有我和代尚书令荀彧有独踞一席的权力。当然,如果曹在,荀彧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了。这也是曹一直自兼司隶校尉,不肯任命御史中丞的最大原因。自己一个坐着不好,干嘛要弄俩跟自己平起平坐?那多不爽。不过现在曹知道自己一年半载回不来,所以乐得故作姿态,让自己最重要的三位臣将得些便宜,用心替他管理运转整个大后方。

  荀彧这时候也退到大殿左边第一席,那是他的座位。举目看我还站着,便道:“阿飞大人,请坐。”

  我道:“军师,是否先请长沙使者觐见圣上?”

  荀彧顺着我的眼光,看到了徐庶,眼前一亮:“好一位刚凝飘逸的汉子!”

  右手轻轻一捻清须,微微一笑:“飞侯所言极是!”

  晌午时分,日常的朝务处理完毕,献帝宣布散朝,只留下荀彧、阿飞、王越、徐庶等少数臣子继续议政。

  一众君臣都松缓下来。

  “哦,原来是马先生。”

  我环视一眼坐在左手的徐庶,又看一眼右手的王越,心想:“孙权真是厉害,竟然将计就计,让棋圣马绥明充任他的觐见使者,随孔桂入京,既顺了曹的意愿,又能讨献帝的欢心。嗯,现在他还小,想来也没这么周全的想法,定是周瑜、张昭的主张。”

  我们三人的对面也坐着三人,中间是中军师兼代尚书令荀彧荀文若,他左手是衣鲜饰众的美男子华歆,右手边坐着此次江东的特使,一代棋圣马绥明。

  荀彧向马绥明介绍了一下我这边的三人之后,微笑对献帝道:“陛下,今日大吉,一时内两位使者先后临朝觐见,实大汉之福,百姓之幸也!”

  献帝高踞大床之上,面带欣然喜色,道:“荀卿所言甚是。嗯,马先生,听说孙权将军今年年方十八,可是如此?”

  马绥明忙低头答道:“是。”

  他年约四旬,满面落拓,颇有些江湖潦倒、满腹不得意之状。

  献帝叹道:“比寡人还小一岁,却能令江东豪杰臣服,当真是英雄出于年少。”

  看看荀彧,“寡人欲封孙权为讨逆将军,兼领会稽太守,荀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