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佛不争,和尚不能忍
  “学士为何有如此一说?”

  游师雄虽说是老资历了,为官三十年,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要不是官运不佳,如今早就应该在朝堂上成为决策层一员了。

  当然,他既不是变法派,也是保守派,连芦苇骑墙派也轮不上。

  对于安焘这样的大佬发出的任何感叹,都要战战兢兢。

  安焘捏着下巴上的胡须,所有所思道:“是不是李逵和种建中都怕功劳太大,也故意不提自己的功勋?”

  收复河湟之地,破青塘城,生俘青塘王阿里骨,这样的功劳,给个学士错错有余。关键还快,快到大宋后方的物资都没有送到前线,战争就已经打完了。这省了至少千万贯的花费,功劳大了去了。按照安焘的心思,给个龙图阁学士都不过分。

  当年王韶收复河湟之地,一步登天,回京做了枢密使。

  要不是王韶官场根基不稳,加上又是变法派和保守派斗的死去活来的关键时候,枢密院让个外人做主,王安石和吕公著都不放心。眼热的人更多,这才被弹劾丢了枢密使的官职。至于说是武夫做枢密使的传言才被排挤,根本就是胡说八道。王韶是进士及第,殿试前三的出身,他和将门有什么关系?

  但李逵和种建中不一样,他们资历不足以和王韶相提并论。

  凭借收复失地,开疆拓土,擒拿敌酋的功劳,给个学士不过分吧?

  龙图,天章,都行啊!

  游师雄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他有点坐立不安起来。仿佛自己做了天怒人怨的恶事似的,让他心惊胆战:“使相,我……”

  “和你无关。你当初给陛下上书《安边策》? 如今河湟初定? 这份功劳自然不会少了你。老夫愤恨的是,有功之人因朝堂之争? 而不敢出头。都是章惇这匹夫? 老夫回京之后定不饶了他!”

  安焘气势汹汹地发泄着心头的不满,当然他也有这个资格。

  可是游师雄却听后更怕了。他根基浅? 关系薄,真架不住朝堂大佬之间的厮杀。稍有不慎? 就要万劫不复。

  安焘章惇? 他都得罪不起啊!

  别说他们了,就算是安焘和章惇在朝堂上的门人,他也不敢得罪。

  安焘见游师雄也不是扛得住压力的人,干脆摆摆手道:“罢了? 此事和你无关? 你就不要参与了。”

  说完,他又有点迟疑,按道理,他应该去青塘前线巡视,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可就怕皇帝因为大胜突然召见他? 他真不敢离开秦州太远。

  果然,两天之后? 皇帝的敕令来了,褒奖了秦凤路诸军的勇武? 同时催促安焘回朝。

  来的宦官姓刘,安焘也认识? 随口问了几句:“朝堂上最近有什么消息?”

  “禀学士? 吕公要回来了。”

  刘宦官位卑言轻? 面对安焘真的不敢摆出天使的驾驶出来。他只好如实说道。

  安焘闻听吕大防要会朝,顿时炸了:“他一个后辈也敢妄称吕公?我呸!要是吕公著也就罢了,他也配?”

  “是咱家的错,咱家多嘴了!”

  面对盛怒之下的安焘,刘宦官果断认怂。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