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这是信不过老夫啊!
��道保守派强势的时候,还能不能回的去?

  唯一让章惇难受的是,他的宰相政绩似乎不太好看。除了对西夏和河湟之地的用兵成功,他毫无建树。

  一旦西军解除了西夏和青塘两个大麻烦,占用赋税四成左右的西北将彻底不需要大量军费和物资。朝政自然被释放出来,到时候朝廷根本就不用变法,因为赋税根本就用不掉。到时候保守派就有了和变法派正面对抗的底气。

  大宋的财政危机解决了,用不到变法派了。

  除非到时候大宋遇到了更大的危机。除去了西夏和青塘,能够称得上大宋对手的就只能是辽国了。可问题是,和辽国交战,大宋有胜的机会吗?到时候章惇是否能够控制朝政已经不重要,不要成为替罪羊已经很不错了。

  再说,和辽国交恶,皇帝愿意吗?

  比手段,李清臣不比章惇差多少,可是皇帝就不一样了。

  吕大防想要回朝,自然没有阻碍的理由。毕竟吕大防离开朝堂,是护送宣仁太后的灵柩下葬,按道理,大丧之后,就该回到朝堂。

  可他回朝的事被章惇故意压了下来,要不然,当时范纯仁、苏辙、吕大防都在,新党怎么搬到保守派?

  而刚刚亲政的皇帝,当时对吕大防非常不喜。因为吕大防虽然没有慢待过皇帝,但他是宣仁太后的亲信,皇帝和太皇太后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吕大防自然不会被皇帝喜欢。

  可此一时彼一时,皇帝在亲政之后,越来越想要控制朝堂。但这时候已经晚了,尚书省有蔡卞掌控,六部都是变法派的人。都事堂自然是章惇的一言堂,加上李清臣也是变法派的重要人物,自然不会允许保守派大佬重回朝堂。

  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皇帝也是无可奈何。

  要不是这次李清臣觉察到了不妙,也不会和皇帝同气连枝,一旦吕大防回到了朝堂,章惇又要头痛了。

  他也知道,皇帝不满了。

  不满的原因是,皇帝对自己的话语权觉得不够。

  可架空皇帝,正是章惇等人的想法。倒不是想他独断乾坤,章惇从骨子里还是个读书人,他有读书人的骄傲。同时他也读书人想要名垂千古的名声。这就不得不让他和皇权之间有一场博弈。这场博弈并非是将赵煦打压下去,而是让赵煦能够按照章惇的想法来管理大宋。

  加上,大宋的官场制度已经很成熟,皇帝上不上朝都影响不大。这种情况下,文官自然想让皇帝消停一点,可赵煦是皇帝,是天下共主,他怎么能忍受自己活成了祥瑞?

  可皇帝赵煦并不愿意这么做。

  历史上,章惇真的差点成功了。皇帝赵煦完全按照了变法派的想法去统治大宋。可惜,赵煦短命,没几年就死了。而章惇如此显赫的威望,却输给了一个女人,向太后。

  失败后的章惇,留下个奸佞的名声,直到两宋结束,也没有被平反。甚至他一家子都受到了拖累。

  如今的局势来看,章惇想要做到他期望的那种程度,肯定不现实了。

  吕大防还没有回京,但是变法派已经哀鸿一片。这并不包括李清臣等人。在章惇和李清臣之间因为市易法等实施中出现争论,他们之间的同盟就已经破裂了。

  之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