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8
略宠她些许,也绝不可能原谅她因酒误朝之举。
她飞快地穿衣梳洗,又将平日里伺候她起居的婢女叫来斥责了一番,怎能任她睡到这会儿都不叫
那婢女一脸委屈,说是昨夜里皇上临走前吩咐过了,今晨特允孟大人休朝不觐。
府上小厮也闻声而来,对她添油加醋地形容了一番昨夜她在街上的情形,连说皇上是如何如何依她之索,又是如何如何将她抱回府里的直叫她听得又是羞窘又是怔神,当信却又不敢信。
他的感情向来是沉稳而内敛的,何故会使得他昨夜张扬若此,竟像是明明白白地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似的。
她百思不得其解,终还是不顾那特旨休朝一说,将自己收拾妥当,嘱咐人备车,出府往入宫去。
徐亭被罢相一事虽未令朝中大起震荡,然而人心浮动之向却是不可避免地有了倾斜。内廷传旨虽未对孟廷辉有所擢贬,可皇上特允孟廷辉一日休朝不觐的殊宠却让当廷的所有朝臣们刹然明白过来,今后徐亭是再无起势的可能了,而孟廷辉在朝中的地位也是愈发令人不可意犯了。
东、西二党老臣间虽然争斗多年,可徐亭一倒,却也令仍在政事堂的几位东党重臣生出些唇亡齿寒的感觉来。也不知是因怕这一番起伏波及到自己,还是因想要同孟廷辉之间暂缓关系,孟廷辉之前被中书连番批驳的那一封欲迁潮安北路安抚使司及转运使司共十三名属吏的札子,今日早朝一过便被数位执政审注具名,发下外廷拟诏了。
而孟廷辉身为权知制诰,方一入宫便接人传禀了此事,微诧之余便亲自着手拟就此诏,心头又略生感慨,想起尹清那日所道之言,竟是当真不虚。
正文 章九十七 生辰上
相较于迁调潮安北路官吏一事的顺遂,要如何安排尹清却让她有些顾虑和为难。
她自然记得自己当初承诺过他的事情,更记得他提的要求留任京官,若不行,便出知潮安北路。
不知怎的,她下意识就觉得此人不可在身侧久留,若能让他出知地方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但眼下潮安北路不缺知县,而安抚、转运二司的空职又非尹清这等新科进士可任的。她思来想去,终还是决定让尹清暂留在京中,入太府寺主簿一缺,但等个一年半载的,再将他调出京中。
再来就是此次进士科登第的六名女进士。
今次自然不同于往年,这六名新科女进士会居何官位,已是令满朝文武注目已久的事情。皇上放手不管,只说让中书宰执同吏部商议着办,一切依往年进士科之例即可。但话虽如此,孟廷辉却无法真正做到将这六名女进士视同一般男子,更不情愿就这么让她们出知地方,白费了她辛辛苦苦力争来的机会。
就在她左思右想、试图拟出个两全其美的札子以呈中书时,内都堂那面却来了人,说是诸位宰执对新科女进士一事已有商议,请孟大人一阅。
孟廷辉接了那人送来的札子,匆匆一扫,见中书亦未要让这六名女子出知地方,当下便放下心来。可再细细一看,她又不由惊诧起来
中书有议,拟允此次进士科二甲第六名左秋容入翰林院,任翰林院编修一职。
莫论此次进士科一甲的二、三名也不过是任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单说中书的这几位老臣,什么时候甘愿让女�
她飞快地穿衣梳洗,又将平日里伺候她起居的婢女叫来斥责了一番,怎能任她睡到这会儿都不叫
那婢女一脸委屈,说是昨夜里皇上临走前吩咐过了,今晨特允孟大人休朝不觐。
府上小厮也闻声而来,对她添油加醋地形容了一番昨夜她在街上的情形,连说皇上是如何如何依她之索,又是如何如何将她抱回府里的直叫她听得又是羞窘又是怔神,当信却又不敢信。
他的感情向来是沉稳而内敛的,何故会使得他昨夜张扬若此,竟像是明明白白地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似的。
她百思不得其解,终还是不顾那特旨休朝一说,将自己收拾妥当,嘱咐人备车,出府往入宫去。
徐亭被罢相一事虽未令朝中大起震荡,然而人心浮动之向却是不可避免地有了倾斜。内廷传旨虽未对孟廷辉有所擢贬,可皇上特允孟廷辉一日休朝不觐的殊宠却让当廷的所有朝臣们刹然明白过来,今后徐亭是再无起势的可能了,而孟廷辉在朝中的地位也是愈发令人不可意犯了。
东、西二党老臣间虽然争斗多年,可徐亭一倒,却也令仍在政事堂的几位东党重臣生出些唇亡齿寒的感觉来。也不知是因怕这一番起伏波及到自己,还是因想要同孟廷辉之间暂缓关系,孟廷辉之前被中书连番批驳的那一封欲迁潮安北路安抚使司及转运使司共十三名属吏的札子,今日早朝一过便被数位执政审注具名,发下外廷拟诏了。
而孟廷辉身为权知制诰,方一入宫便接人传禀了此事,微诧之余便亲自着手拟就此诏,心头又略生感慨,想起尹清那日所道之言,竟是当真不虚。
正文 章九十七 生辰上
相较于迁调潮安北路官吏一事的顺遂,要如何安排尹清却让她有些顾虑和为难。
她自然记得自己当初承诺过他的事情,更记得他提的要求留任京官,若不行,便出知潮安北路。
不知怎的,她下意识就觉得此人不可在身侧久留,若能让他出知地方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但眼下潮安北路不缺知县,而安抚、转运二司的空职又非尹清这等新科进士可任的。她思来想去,终还是决定让尹清暂留在京中,入太府寺主簿一缺,但等个一年半载的,再将他调出京中。
再来就是此次进士科登第的六名女进士。
今次自然不同于往年,这六名新科女进士会居何官位,已是令满朝文武注目已久的事情。皇上放手不管,只说让中书宰执同吏部商议着办,一切依往年进士科之例即可。但话虽如此,孟廷辉却无法真正做到将这六名女进士视同一般男子,更不情愿就这么让她们出知地方,白费了她辛辛苦苦力争来的机会。
就在她左思右想、试图拟出个两全其美的札子以呈中书时,内都堂那面却来了人,说是诸位宰执对新科女进士一事已有商议,请孟大人一阅。
孟廷辉接了那人送来的札子,匆匆一扫,见中书亦未要让这六名女子出知地方,当下便放下心来。可再细细一看,她又不由惊诧起来
中书有议,拟允此次进士科二甲第六名左秋容入翰林院,任翰林院编修一职。
莫论此次进士科一甲的二、三名也不过是任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单说中书的这几位老臣,什么时候甘愿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