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086 华夏军事论
监视、探测和打击系统的威胁日益严重。因此,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对舰艇和飞机就显得特别重要。发展和应用隐身技术,提高海军各种作战平台的隐蔽性显得非常迫切。将来,我海军的所有大型舰船都采用隐身技术。
五、潜艇成为海战的主力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海上起主导作用的是战列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海上起主导作用的是航空母舰;如果再发生一场大规模的全球战争,海上起主宰作用的武器将是潜艇。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将来潜艇的概念已与现在不一样,如水下航母、水下导弹艇。这些都可以算是潜艇。从这个角度说,在海战中起决定作用的还真可以算是潜艇。潜艇与海军其他兵器相比,具备更高的隐蔽性。由于大力开发使用静音发动机技术,所以使目前的信息探测技术仍然不能对水下活动潜艇实施有效探测。战场侦察对潜艇隐蔽性的影响也要比海军其他作战平台小得多。另外,潜艇的水下突击威力大,具有极大的威慑作用。所以,重视发展潜艇兵力,保持潜艇部队的必要规模,是海军装备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世界各国海军根据国家所处的国际与周边环境以及国情,选择本国急需的舰艇来重点发展,大国海军重视发展航母和两栖舰船,中、小国家注重发展驱、护舰及扫布雷舰船,但潜艇的发展则受到普遍重视。
我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将潜艇作为海军采购和发展的重点。例如,韩国、印度尼西亚的潜艇数量大幅度增加,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也都有一定规模的潜艇部队。我国潜艇都队总体规模虽有所削减,但实际作战能力却在不断提高,在21世纪,潜艇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主力战舰,在保卫祖国海疆中发挥重大作用。
空军航空兵是在空中执行作战任务的空军兵种,是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我国空军航空兵自1950年成立第四混成旅以来,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发展成由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运输航空兵、侦察航空兵等多种航空兵组成的现代化空中力量。
1946年3月,我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通化成立。中共早期培养的一批航空骨干、选调的陆军官兵以及日军起义人员,在这里开始了我国空军艰难的创业。他们收集了100多架破旧飞机,又拆东补西修复了40多架。缺少汽油,就用酒精代替;没有保险带,就用麻绳代替;缺少机轮、螺旋桨,几架飞机合着用;没用充气设备,就用自行车气筒给给飞机轮胎充气。士兵们甚至用马拉着飞机走向跑道。就这样,航校在3年多的时间里培育出了560名航空人才,为人民空军的建立准备了骨干。
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下令,在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机关的基础上,合并军委航空局,正式成立华夏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刘亚楼任司令员。1950年4月11日,刘亚楼向中央军委递交了建议组建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的报告。5月9日,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并命名为“华夏人民解放军空军第4混成旅”。1950年6月19日,我国空军的第一支航空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辖2个歼击团,1个轰炸团和1个强击团。飞行人员绝大部分是东北老航校毕业的飞行员,还有少量国军起义飞行人员。教官有日本教官、苏联教官,飞机有英制、美制、日制,机种有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很快燃烧到鸭绿江边,刚刚诞生的我国空军航空兵被逼上了这场历史性的空战舞台。战争初期,美国拥15个空军联队,作战飞机1100余架,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
五、潜艇成为海战的主力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海上起主导作用的是战列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海上起主导作用的是航空母舰;如果再发生一场大规模的全球战争,海上起主宰作用的武器将是潜艇。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将来潜艇的概念已与现在不一样,如水下航母、水下导弹艇。这些都可以算是潜艇。从这个角度说,在海战中起决定作用的还真可以算是潜艇。潜艇与海军其他兵器相比,具备更高的隐蔽性。由于大力开发使用静音发动机技术,所以使目前的信息探测技术仍然不能对水下活动潜艇实施有效探测。战场侦察对潜艇隐蔽性的影响也要比海军其他作战平台小得多。另外,潜艇的水下突击威力大,具有极大的威慑作用。所以,重视发展潜艇兵力,保持潜艇部队的必要规模,是海军装备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世界各国海军根据国家所处的国际与周边环境以及国情,选择本国急需的舰艇来重点发展,大国海军重视发展航母和两栖舰船,中、小国家注重发展驱、护舰及扫布雷舰船,但潜艇的发展则受到普遍重视。
我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将潜艇作为海军采购和发展的重点。例如,韩国、印度尼西亚的潜艇数量大幅度增加,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也都有一定规模的潜艇部队。我国潜艇都队总体规模虽有所削减,但实际作战能力却在不断提高,在21世纪,潜艇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主力战舰,在保卫祖国海疆中发挥重大作用。
空军航空兵是在空中执行作战任务的空军兵种,是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我国空军航空兵自1950年成立第四混成旅以来,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发展成由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运输航空兵、侦察航空兵等多种航空兵组成的现代化空中力量。
1946年3月,我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通化成立。中共早期培养的一批航空骨干、选调的陆军官兵以及日军起义人员,在这里开始了我国空军艰难的创业。他们收集了100多架破旧飞机,又拆东补西修复了40多架。缺少汽油,就用酒精代替;没有保险带,就用麻绳代替;缺少机轮、螺旋桨,几架飞机合着用;没用充气设备,就用自行车气筒给给飞机轮胎充气。士兵们甚至用马拉着飞机走向跑道。就这样,航校在3年多的时间里培育出了560名航空人才,为人民空军的建立准备了骨干。
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下令,在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机关的基础上,合并军委航空局,正式成立华夏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刘亚楼任司令员。1950年4月11日,刘亚楼向中央军委递交了建议组建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的报告。5月9日,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并命名为“华夏人民解放军空军第4混成旅”。1950年6月19日,我国空军的第一支航空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辖2个歼击团,1个轰炸团和1个强击团。飞行人员绝大部分是东北老航校毕业的飞行员,还有少量国军起义飞行人员。教官有日本教官、苏联教官,飞机有英制、美制、日制,机种有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很快燃烧到鸭绿江边,刚刚诞生的我国空军航空兵被逼上了这场历史性的空战舞台。战争初期,美国拥15个空军联队,作战飞机1100余架,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