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3
�起谭记的手艺,那得从清光绪年间说起,谭师傅祖上福州,烧的拿手好菜就是佛跳墙,在当时福州那是一绝,后来美名传到北京,被光绪帝请到皇宫做了御厨,手艺一代代传承下来。

  等到大院拆迁后,霍河川赚了钱,出资给谭记寻觅了一处地段绝佳的店面,谭记才正式在餐饮业挂牌营业。

  一老两少喝着茶,絮絮地说着前陈往事,都不禁有时过境迁之感,那沸腾的大院,一幕又一幕的鲜活场面,又让人忍俊不禁。

  保姆过来说,晚饭准备好了。

  老爷子笑了“你们去吧,爷爷累了,要去休息一会。”

  陈安和钟立维扶老人躺到摇摇椅上,老人笑眯眯的“多吃点,爷爷的手艺可不减当年哩。”

  下午还一更

  第四十二章 心坎的硬伤

  陈安鼻子犯酸,仅佛跳墙这一道菜,工序复杂,就得耗费老人半天的时间。

  保姆带他俩进了饭厅,摆好碗筷就退了。

  钟立维舀了一勺肉放进陈安的碗里,立即香气四溢。

  她半天没动筷“是不是太叨忧了”

  他说“老人怕孤单,最不怕叨扰,否则更易老去”

  她霎时就懂了,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满口鲜香,入口即化,她赞叹“还是那个味”

  钟立维也尝了一口“老爷子的手艺,没得挑”

  从谭家出来,车子蜿蜒行驶在后海边上,临街而建的酒吧一家挨着一家,流离的莹火潋滟绚丽,仿佛一位多情女郎朦胧的面纱,尽情写意都市的时尚和诱惑。

  临着海边,纳凉的人络绎不绝,有的踏着三轮车慢悠悠划过,仿佛踩过悠长宁静的岁月,而几步之遥,就是烟波浩淼的什刹海。

  陈安忍不住频频回首“钟立维,那些年,怎么就过来了,仿佛一个梦”

  他难得一本正经“我们也会踏着父辈的足迹走下去的”

  陈安笑了“你很文艺嘛。”

  他牛气冲天“咱也是五好青年,以咱的学富五斗,这要在清朝,入翰林修修书、在国子监当个客作教授有什么难的,顺便也传播一下现代人的思想”

  “你可别,你不是要告诉古人葵花宝典是怎么练成的,泡妞有哪十三条秘笈还不把纪晓岚气活了,和砷从墓里爬出来拜你为师”

  钟立维阵阵恶寒“得,我还是跟着乾隆老前辈下江南得了,山美水美人更美”

  正在胡侃,陈安的手机响了,钟立维一皱眉,他瞄了她一眼,刚才的欢快早已从她脸上褪尽,她举着手机,脸色竟有几分苍白,象凝了一层无法融化的冰霜。

  是谁说过,每个人的心坎儿上都有一道硬伤。

  真他妈说对了不管致命不致命,总会让你在尽情欢颜时疼痛那么一下,不疼也得哆嗦一下。

  能让安安失控的,统共没几个人。

  持续的铃声还在响着,钟立维绷紧了唇角,催促道“接吧。”

  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接了,只“嗯”了一字,就没了下文。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