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92
中隐约又现莹光,“臣妾粗陋愚笨,官家一向是看不上眼的,只是见臣妾抚养两个孩子略有些苦劳,才赏了个贵妃的名分。臣妾感念万分,又无计报答,惟有诸事循规蹈矩,力求少出差错,不给官家添乱、令他烦心罢了,贤德之誉哪里担当得起”
韦太后朝她微笑道“若这后宫之人都如你这般懂事,这天下也就太平了。”回想她说的话,忽又问道“你说官家一向疼爱福国长公主,他待她很好么”
“是。”婴茀颔首“自公主南归以来,官家待其之优渥非其他宫眷所能及。经靖康之变后,国力非比从前,起初那几年,就连宫中人都过得颇拮据,而公主下降时,官家仍出资一万八千缗为她置办妆奁,这笔钱与靖康之前的用度相比或许尚不足,但细想想,也相当于宰相及枢密使五年的俸禄了。给公主的月俸更是依照大长公主的定例,其后逢年过节必有重赏,到如今,想必总有好几十万缗了罢。世人都说公主是因祸得福,历经大难而归,故官家尤其怜爱。”
听得韦太后连连摇头,又是一声叹息,再问“他们常常见面么”
婴茀道“公主下降之前住在宫里,自是常见的,下降之后偶尔入宫。后来因高驸马出就外职,长期不归,公主有时也回宫里住”
韦太后打断她“那高驸马为何长期在外任职是官家让他出去的”
“那倒不是,”婴茀回答“是驸马自己请求的。”
韦太后细问原因,婴茀略显迟疑,但在太后追问下还是陆续说出了柔福杖杀婢女的事。
太后闻之色变,惊道“她竟下得了如此重手”
婴茀轻叹道“臣妾也感讶异。公主归来后像换了个人似的,性情大变以前的柔福帝姬待下人何等宽仁,奴婢们做错什么,她至多责备几句也就罢了,哪里会伤人性命”
谈到这里,忽有人在外禀报说潘贤妃前来入省问安,婴茀遂未再说下去。韦太后也就让她先回去,待潘贤妃入省过后,再闭门于室中独对杨氏,默然想了片刻,忽然就流下泪来“难怪官家现在还未将柔福拘来审问,原来竟是因这个缘故”
“娘娘莫动气,”杨氏忙劝她“官家与柔福共处一舟也是不得已,官家一向稳重,吴贵妃也说他是磊落守礼之人,必不会做下什么糊涂事。”
韦太后抹泪道“官家自是磊落守礼,但难保他人也能如此秉礼义、知廉耻。官家与柔福又不是一母所生的兄妹,小时也素无往来,无缘无故的,何以对她这么好共舟那日,柔福必是存了心我还道柔福只是莽撞轻狂,口无遮拦,却没想她竟有这等心机”
听得杨氏也愤慨起来,顺着太后话说“龙生龙,凤生凤,狐媚子生下的女儿也是狐媚子,为求圣眷荣宠,竟连伦常也不顾了如今看来,就算无诋毁娘娘这事,也留她不得,让她活下去,对官家早晚是个祸害。”
“唉,这理我自然明白,但又有什么法子”韦太后想起回宫那日提及柔福之事时赵构的反应,不禁又重重叹了口气,“官家受她媚惑,竟连我这娘的话也不听了只怕柔福已就我在金国旧事向他大进谗言,他必已看低了我”此言未尽,已是羞恼交加,侧面朝内低首饮泣。
“那倒不会罢官家也没说不处置她,只是须从长计议或许是这些天政务繁多,一时忘了”杨氏尽量找些能让韦氏宽心的话说,无奈这话说得勉强,自己听了都不信,更无法令韦氏安心,难抑她悲声。
杨氏在�
韦太后朝她微笑道“若这后宫之人都如你这般懂事,这天下也就太平了。”回想她说的话,忽又问道“你说官家一向疼爱福国长公主,他待她很好么”
“是。”婴茀颔首“自公主南归以来,官家待其之优渥非其他宫眷所能及。经靖康之变后,国力非比从前,起初那几年,就连宫中人都过得颇拮据,而公主下降时,官家仍出资一万八千缗为她置办妆奁,这笔钱与靖康之前的用度相比或许尚不足,但细想想,也相当于宰相及枢密使五年的俸禄了。给公主的月俸更是依照大长公主的定例,其后逢年过节必有重赏,到如今,想必总有好几十万缗了罢。世人都说公主是因祸得福,历经大难而归,故官家尤其怜爱。”
听得韦太后连连摇头,又是一声叹息,再问“他们常常见面么”
婴茀道“公主下降之前住在宫里,自是常见的,下降之后偶尔入宫。后来因高驸马出就外职,长期不归,公主有时也回宫里住”
韦太后打断她“那高驸马为何长期在外任职是官家让他出去的”
“那倒不是,”婴茀回答“是驸马自己请求的。”
韦太后细问原因,婴茀略显迟疑,但在太后追问下还是陆续说出了柔福杖杀婢女的事。
太后闻之色变,惊道“她竟下得了如此重手”
婴茀轻叹道“臣妾也感讶异。公主归来后像换了个人似的,性情大变以前的柔福帝姬待下人何等宽仁,奴婢们做错什么,她至多责备几句也就罢了,哪里会伤人性命”
谈到这里,忽有人在外禀报说潘贤妃前来入省问安,婴茀遂未再说下去。韦太后也就让她先回去,待潘贤妃入省过后,再闭门于室中独对杨氏,默然想了片刻,忽然就流下泪来“难怪官家现在还未将柔福拘来审问,原来竟是因这个缘故”
“娘娘莫动气,”杨氏忙劝她“官家与柔福共处一舟也是不得已,官家一向稳重,吴贵妃也说他是磊落守礼之人,必不会做下什么糊涂事。”
韦太后抹泪道“官家自是磊落守礼,但难保他人也能如此秉礼义、知廉耻。官家与柔福又不是一母所生的兄妹,小时也素无往来,无缘无故的,何以对她这么好共舟那日,柔福必是存了心我还道柔福只是莽撞轻狂,口无遮拦,却没想她竟有这等心机”
听得杨氏也愤慨起来,顺着太后话说“龙生龙,凤生凤,狐媚子生下的女儿也是狐媚子,为求圣眷荣宠,竟连伦常也不顾了如今看来,就算无诋毁娘娘这事,也留她不得,让她活下去,对官家早晚是个祸害。”
“唉,这理我自然明白,但又有什么法子”韦太后想起回宫那日提及柔福之事时赵构的反应,不禁又重重叹了口气,“官家受她媚惑,竟连我这娘的话也不听了只怕柔福已就我在金国旧事向他大进谗言,他必已看低了我”此言未尽,已是羞恼交加,侧面朝内低首饮泣。
“那倒不会罢官家也没说不处置她,只是须从长计议或许是这些天政务繁多,一时忘了”杨氏尽量找些能让韦氏宽心的话说,无奈这话说得勉强,自己听了都不信,更无法令韦氏安心,难抑她悲声。
杨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