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91
��曳动,透过那流动的光影,可以看见太后韦氏微微的笑容。

  赵构走进去,对太后略表歉意“西湖非皇家园林,未免嘈杂了些。”

  韦太后却笑道“人虽比汴京金明池的多,但好在可令你我与民同乐,亦可一睹京中民风民情,甚好,甚好。”

  随即又朝湖畔放眼望去,兴致勃勃地看其间小贩叫卖湖中土宜,如果蔬、羹酒、戏具、画扇、彩旗、粉饵、泥婴,或应季的鲜花。

  此时有商家乘小舟追逐官船,且轻轻划近御舟,立即遭到一旁大舫中禁卫军的呵斥,要将他驱逐开。韦太后却摆首,命道“让他过来,看看他卖的是什么。”

  两名禁兵将舟中商人带上来,将货物一一罗列出,原来是珠翠冠梳、销金彩缎、犀角花钿、漆具、藤编什物及各种瓷器。太后含笑逐一地看,最后选了几件梳子、犀钿,伴于她身边的婴茀见了,不待太后开口便命侍女取出双倍的钱付给商人。

  商人千恩万谢地叩头行礼才告退,大喜而归。

  御舟继续前行,途经断桥,赵构见桥旁有一小酒肆,看上去颇雅洁,一时兴起,有意前去小坐片刻,请太后同往,太后说有些乏了,只想在舟中歇息,让赵构自去,赵构遂带上婴茀及两名养子,离舟走入酒肆。

  见皇帝光临,酒肆老板又惊又喜,立即率其间人等下跪相迎。

  赵构进到厅中,举目四顾,见厅中立有一素色屏风为饰,上书一阕风入松,远远一览,但觉字写得潇洒流丽,很是漂亮,便走近细看,这一读之下竟默然驻目良久。

  婴茀等人见此词如此吸引他,亦跟着过去看。

  其词云“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泠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

  婴茀看毕,留意赵构神情,见他目光低回徘徊于下半阕之上,若有所思。

  须臾,赵构回首问酒家“此词何人所作”

  但听人答“是太学生俞国宝。日前他在此大醉之下写的。”

  赵构淡淡一笑“此词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当下命人取来笔墨,在屏风上点划,将“明日再携残酒”改为“明日重扶残醉”。

  这一改之下观者无不赞叹,都说仅改三字,而意境已迥然相异。赵构搁笔坐下,略饮些茶,再命随行官员“寻个合适的官职,给那俞国宝做罢。”

  又再坐了一会儿,品尝了一点酒家奉上的美食,才起身回御舟。走至门前却又停住,略微侧首看看身后的赵瑗,问“近日你姑姑大好了么”

  赵瑗答说“好些了,但面色仍欠佳,终日恹恹地不想动。”

  赵构点点头,启步继续走,又似随意地吩咐赵瑗“这儿的鱼羹不错,回头你给你姑姑送些去。”

  赵瑗欠身答应,便驻足以待买鱼羹。婴茀经过他身边时亦略停了停,微笑问“瑗,你身上带银钱了么若不够我让人送来。”

  赵瑗忙说带足了钱,婴茀这才跟着赵构上了大龙舟。

  翌日,婴茀前往慈宁宫向太后请安。韦太后与她略聊了几句后问“昨日官家带你们离舟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