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前朝后宫(十)
�至于会说话,这不稀奇,这宫里头无论主子还是奴才,几乎个个会说话,关键是话得能说给皇帝陛下听。

  宁婕妤仔细地给燕清绝上了茶,站立一旁伺候。

  知道天子会过来翡翠宫,宁婕妤提起的心才放下了。宁妃说她事办得不错,心情大好,便允她在陛下过来的时候在跟前伺候。即便如此,宁婕妤也不敢大意,若是陛下跟昨日一般走得匆忙,宁妃怕还是要拿她出气的。

  宁妃是个急性子,没说几句客套话,也没吟诗咏赋一番,几句话就奔了主题。

  “臣妾今日看的是写咱们大燕建国初期的史书,上头说商人位卑,却家财颇丰,其时国库空虚,有大臣想了法子,若商贾捐银二十万,便可得士人身份。看到这里,臣妾灵台一闪,忽然想到云州大涝,陛下瞧瞧这法子可行么?”

  宁妃这灵台一闪闪得真真奇妙,差点逗笑了燕清绝。

  大燕建国之初,商贾的确位卑,商人世代不得入朝为官,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这么一副景象,可到了文帝时却是变样儿了。文帝时期重开科举,为了鼓励学子参加科考,允许商人子弟报考,后来燕王摄政,发展商业,商人的身份不知不觉就脱了以前卑贱的那层皮。到了燕清绝这儿,还是燕王那时的规矩,士族子弟或可捐官,商人子弟若想入朝为官,则须走科考一途。反倒是士人不得经商,虽然士族都有自家产业,但这些都是家仆经手,和家主可没关系。

  所以,士人身份对于如今的商贾来说,还真不怎么吸引人。于朝廷而言,有志的商贾子弟都走了科考,没本事参加科考的都是粗鄙无才之徒,若是得了士人身份捐了官,那可是为祸朝廷为祸百姓了。

  再说,建国初期那会儿读书人少,也没如今这么多吃饱了撑的就爱骂人的言官,这种有辱斯文的法子说定就定了,换到今日,公然拿士人身份卖银子,那些个御史老臣能羞愧得一头碰死在金銮殿上。

  作者有话要说: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