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前朝后宫(八)
来震慑震慑地方官员,二来也能给国库添些进项……”
去民间巡察还要为国库添些进项,这事没有别的法子,只有拿贪官污吏开刀,见一个杀一个,抄家充入国库。
燕清绝摇头苦笑:“即便是现在就让苏誉动身,抄来的银子也赶不及赈灾。更何况如今正值天灾,再大张旗鼓地查办地方官员,恐会使得百姓不安,引起动乱。”
燕清绝本不愿开口解释,但他怕宁妃折腾不休,做出蠢事来,只得说得明白些,让她消停消停。
宁妃却是个不容易放弃的,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书上不是说燕王殿下带领文武百官捐款了么,地方官员也不能幸免,还要登记在册呢,谁要是不捐,就是对天子不忠呢。如今大燕正是盛世,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文武百官手里也宽裕得很,陛下为何不使百官们捐款呢?便是这后宫,臣妾也缩减了开支,陛下若是发起捐款,臣妾便在后宫带头捐银子,助陛下一臂之力!”
燕清绝的神情顿时有些古怪,这宁妃的脑子是被驴给踢了罢?
燕王之所以能成功使得文武百官捐款,一来是燕王手握兵权,又是出了名儿的下手狠辣,曾在金銮殿上杀过重臣,在朝中积威甚重;二来当时百官之首的左相和素有威望的四朝元老的太师独孙都支持此事,并带头捐了银子,三来当时朝中并无令天子忌惮的权臣,瑞帝尚能把持朝政。
事实上,不用宁妃提起,燕清绝自己都有这个意思。宁妃说得很实诚,天下太平,百官手中宽裕得很,捐些银子并不伤筋动骨。关键是百官得肯捐啊,燕清绝在朝上刚提起,左相宁宏坤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紧跟着跳出来,什么国库不丰就要向百官征银,恐会使百官寒心,使天下士子寒心,官员们俸禄微薄,也不容易云云。一金銮殿的官员跟你哭穷,那威力比一个户部尚书要强百倍,简直是一千一万只鸭子吵架,吵得燕清绝脑仁疼。提过几次之后,燕清绝就绝了心思。
宁妃既然有意提起此事,总该跟他父亲打听打听朝中的形势,这一股脑儿的在天子跟前拆自己父亲的台,这不是脑子被驴踢了是什么?
宁妃虽然猜不着燕清绝的心思,但见燕清绝的神情绝对不是欣喜激动,便知这法子行不通,当即把责任推到太后身上:“臣妾其实对这个也是一知半解,看史书上说得稀奇,便去请教太后娘娘,还是太后娘娘告诉臣妾这两个法子的呢。臣妾心想,太后娘娘是出了名儿的才女,说的总不会错,所以臣妾这才来跟陛下卖弄来了。”
言下之意,这些主意都不是宁妃想的,而是太后想出来的,要怪罪就怪罪太后去。
太后才不会出这种脑抽的主意!
燕清绝几乎要脱口大骂。他算是明白了,太后这是耍着宁妃玩儿呢,而宁妃则是耍着自己玩儿呢。
揉了揉额角,燕清绝没有继续坐下去的**,于是起身道:“朕还忙着呢,今日就不留在你宫里了,你愿意读书养性是好的,继续读着罢。待朕忙完了这阵,下次过来,再与你聊聊史书。”
“陛下!”
宁妃连忙起身挽留,可燕清绝连个袍角都不给她碰到。恨恨地跺了跺脚,不敢骂燕清绝,便骂了太后几句,却又不敢闹到太后跟前,只得自己生闷气,不经意看到桌上榻上地上的书册,她怒从中来,狠狠地撕了几本才罢休。
“看着干什么?还不把这些书都收拾�
去民间巡察还要为国库添些进项,这事没有别的法子,只有拿贪官污吏开刀,见一个杀一个,抄家充入国库。
燕清绝摇头苦笑:“即便是现在就让苏誉动身,抄来的银子也赶不及赈灾。更何况如今正值天灾,再大张旗鼓地查办地方官员,恐会使得百姓不安,引起动乱。”
燕清绝本不愿开口解释,但他怕宁妃折腾不休,做出蠢事来,只得说得明白些,让她消停消停。
宁妃却是个不容易放弃的,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书上不是说燕王殿下带领文武百官捐款了么,地方官员也不能幸免,还要登记在册呢,谁要是不捐,就是对天子不忠呢。如今大燕正是盛世,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文武百官手里也宽裕得很,陛下为何不使百官们捐款呢?便是这后宫,臣妾也缩减了开支,陛下若是发起捐款,臣妾便在后宫带头捐银子,助陛下一臂之力!”
燕清绝的神情顿时有些古怪,这宁妃的脑子是被驴给踢了罢?
燕王之所以能成功使得文武百官捐款,一来是燕王手握兵权,又是出了名儿的下手狠辣,曾在金銮殿上杀过重臣,在朝中积威甚重;二来当时百官之首的左相和素有威望的四朝元老的太师独孙都支持此事,并带头捐了银子,三来当时朝中并无令天子忌惮的权臣,瑞帝尚能把持朝政。
事实上,不用宁妃提起,燕清绝自己都有这个意思。宁妃说得很实诚,天下太平,百官手中宽裕得很,捐些银子并不伤筋动骨。关键是百官得肯捐啊,燕清绝在朝上刚提起,左相宁宏坤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紧跟着跳出来,什么国库不丰就要向百官征银,恐会使百官寒心,使天下士子寒心,官员们俸禄微薄,也不容易云云。一金銮殿的官员跟你哭穷,那威力比一个户部尚书要强百倍,简直是一千一万只鸭子吵架,吵得燕清绝脑仁疼。提过几次之后,燕清绝就绝了心思。
宁妃既然有意提起此事,总该跟他父亲打听打听朝中的形势,这一股脑儿的在天子跟前拆自己父亲的台,这不是脑子被驴踢了是什么?
宁妃虽然猜不着燕清绝的心思,但见燕清绝的神情绝对不是欣喜激动,便知这法子行不通,当即把责任推到太后身上:“臣妾其实对这个也是一知半解,看史书上说得稀奇,便去请教太后娘娘,还是太后娘娘告诉臣妾这两个法子的呢。臣妾心想,太后娘娘是出了名儿的才女,说的总不会错,所以臣妾这才来跟陛下卖弄来了。”
言下之意,这些主意都不是宁妃想的,而是太后想出来的,要怪罪就怪罪太后去。
太后才不会出这种脑抽的主意!
燕清绝几乎要脱口大骂。他算是明白了,太后这是耍着宁妃玩儿呢,而宁妃则是耍着自己玩儿呢。
揉了揉额角,燕清绝没有继续坐下去的**,于是起身道:“朕还忙着呢,今日就不留在你宫里了,你愿意读书养性是好的,继续读着罢。待朕忙完了这阵,下次过来,再与你聊聊史书。”
“陛下!”
宁妃连忙起身挽留,可燕清绝连个袍角都不给她碰到。恨恨地跺了跺脚,不敢骂燕清绝,便骂了太后几句,却又不敢闹到太后跟前,只得自己生闷气,不经意看到桌上榻上地上的书册,她怒从中来,狠狠地撕了几本才罢休。
“看着干什么?还不把这些书都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