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名门佳人_分节阅读_21
>   赛事期间,凡是参赛的法国学生一律用英语,不准用法语,而参赛的其他欧洲学生只能用法语,违者立即取消比赛资格,对于热心举报的同学有物质上的奖励。至于亚洲学生可以选择从法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挑选一种参赛,一旦选了,就不能更改,违者同样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总决赛除了自创一篇演讲稿,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答辩。就是评委们出一个问题,你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越有深度越好,它考的就是当今学生对时下一些情况注意多少和相应的处理能力。评分主要是算综合能力的分数。

  “苏菲小朋友,请你就中国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杰斯特简直就是她的救星、幸运星!感谢他约自己去看电影;感谢他丰富渊博的学识;感谢他让自己惭愧,因为惭愧,看完电影后,苏菲在网上恶补了一系列所有关于《草原小屋》的知识,甚至连专家对这部电影的所有解说她都没有放过。

  哈哈!运气要来真的是挡也挡不住!

  短暂的沉默后,脑海里便整理出一篇辩文,苏菲深呼吸一口气,说道:

  “中国的父母热爱子女,望子成龙的愿望远远超过西方,请不要激动,我只是就事论事。中国父母有极强的牺牲精神来养儿育女,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我们民族受几千年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不尊重子女却是一般家庭的通病。我们的父母把孩子当私有财产,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轻也轻得,重也重得“,要怎样就怎样,可以当玩具,当出气筒,当笑料,从根本上忽视孩子独立人格的塑造,以致形成我们民族性格的弱点。这是中国教育存在的极大缺陷。

  但在美国儿童教育中,却有着与中国相反的特殊营养——那就是吩咐对孩子的尊重。

  在美国,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而是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所以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不但要认真听,而且有时大人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的感觉。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

  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则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也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以做引导。

  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

  伟大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有人认为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太过分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