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到很冷。

  就像现在这么冷。

  那种熟悉的痛楚再次产生,弥漫在他的骨髓之中,在他的血液里流动。他是那么疼,又是那么冷。

  顾阳对着摄像头,轻轻地,轻轻地说:

  “那是一个晴天,妈妈离开了我们,留下一张字条,消失在了人海中……”

  作者有话要说: 少野说的c位就是center,中心,中央,特指组合里最中间的位置,一般是由人气王或者力捧的人站。

  阳阳要入戏了。

  第20章 那样美

  在顾阳开口的时候,卫余正坐在主位上,盯着监视器展示出来的画面,几乎是同一时间,他的心轻轻一跳。

  站在导演的立场上,有些看法是和演员不一样的,特别是像卫余这样的名导。一开始,他选中顾阳,是因为多方因素,楚今夜的推荐,同龄演员的断层,顾阳本身的气质契合度,种种原因,使得这个少年成了最好的选择。可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卫余不会告诉别人的。

  与其说,他是相信顾阳可以演好,不如说,他是相信自己的眼力,和自己的剪辑能力。

  卫余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他也有这个资格。

  一个好的导演,能发掘演员的内在潜力,也能以巧妙的手法弥补他的不足。当年,他能将一代花瓶调、教成柏林影后,主要就是归功于他的导演才华。

  所以,其他人对顾阳不看好,卫余本身是无所谓的,自己人知道自己事,只要顾阳能发挥出《渭河战》里那个水准,他就能咔咔咔给他剪出个神作来。

  这就是天才的傲慢和能力。

  出于这种心态,在让顾阳上去演时,卫余其实没有抱有很大的期望,他只是想看看顾阳到底准备的怎么样,是个什么路子,他就能知道该怎样更好的挖掘他。

  表情丰富,就把镜头集中在脸上。

  肢体语言出,就拍全身,多做动作。

  在调教演员这方面,卫余可以说是轻车路熟,他手下经过的木头桩子大花瓶不知几多,一个个都是骂声满满地来,赞誉满满地走,没道理碰上个真会演戏有灵气的还教不好了。

  可他在看到顾阳在监视器中呈现出的面孔时,头一次感到了一丝空白。

  镜头中的人,和现实中的人并不一样,任何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被放大无数倍,在大银幕上,一个眼神,一个回眸,都足以被铭记回味无数次。那些电视剧出身的演员,往往会控制不住自己,表演的过了火。所以真正能演好电影的,起码在镜头里,要不让人出戏。

  顾阳的脸在镜头中放大,他的脸型不需要矫正就极为端正,而且非常小,头身比近乎完美,是上镜最需要的硬件,演员与生俱来的天赋。卫余本来应该在心中暗暗赞叹的,可他的注意力却被吸走了,被少年的眼睛吸走了。

  那双眼睛,那样大,那样细腻,不讲理地霸占着他的视线。

  明明还什么都没有发生,却好像已经说尽了一切。

  当顾阳开口说话的时候,卫余就知道,完了。

  “我的母亲和父亲,很早就离了婚,那是一个下午,父亲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