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拾陆】
�绝不怨你,望你去南边后,照顾好自己。”

  然后她走向门边。

  “央央。”

  他在她身后叫她。

  她身形一顿,回头看他,目中微透水光,似乎已经料到他接下来要说些什么。

  他定定地看着她,似乎要将二人自幼及长的所有情分都以这如炬目光一把烧光。然后他说:“从此往后,你我之间,除了皇室与沈氏之间的君臣情分,便再无其它了。”

  ……

  英嘉央睡醒步出外堂时,沈毓章正背身站在屋门口。

  夜幕将临,落日余晖沉入关墙之后,巨大的墙影如山一般倒落,令未升灯烛的屋内颇显冷闷。

  她就这么看了好一会儿他的背影,才出声叫他:“沈将军。”

  这一声似乎将他自梦中惊醒——虽然他原本就清醒非常。

  沈毓章转过身来,对上她的目光,眼底滑过一抹不易察觉的迟疑。然后他应声行礼,回道:“殿下醒了。”

  英嘉央道:“沈将军如今叛逆朝廷,任卓氏乱军拆关而不制止,又哪里还当自己是大平的将臣?对我又何须再行臣下之礼。”

  沈毓章不辩不驳,默声走进屋中,将手里捏着的几封弹章搁在案上。

  “大平朝中派你前来,是兵部当真无能人可用了。”他果真不再对她用敬谓,“我今与卓氏之云麟军共进退,连累沈氏一族,是我之过。但我丝毫不悔。”

  英嘉央望着他,却并没有走近他。

  六年不见,他身上早已褪去了少年人的张扬意气,多年在边境带兵的经历赋予了他更多沉毅冷肃的气质,连他的声音及语气亦与她记忆中的有了差别。

  二人就这么隔着不大的一间屋子,无言了片刻。

  而后英嘉央打破了沉默:“你虽无悔,但你既姓沈,大平皇室便无论如何也见不得你落入这叛臣的绝境。卓少炎因卓氏一门惨殁而行此逆举,尚通人情;可朝廷从未负过你,你又为何要叛逆朝廷?”

  沈毓章抬眼,目光颇沉。

  他没有立即回答,然而她却被他重如千钧的目光压得一怔,然后瞬间就看懂了他目中深意——

  而沈毓章亦已开口:“当年你说,决不愿眼睁睁地看着我投身死地。然而在此之后,因出镇北境而死的人,哪一个不是安国护民之良将,哪一个不是拳拳赤心之忠臣?凭什么只我不死?”

  英嘉央怔然片刻,忽地笑了,笑亦艰涩:“原来如此。”

  ……

  当年因她之故,他未能如愿北上抗敌,而他的恩师裴穆清却因出镇北境而获死罪,含冤受戮。那一道畏战不守的罪名,或许本该落在他的头上,而他顶着沈氏二字,皇帝又岂会真降死罪给他?她仗着父皇宠爱,阻挡他安国尽忠之志,这又何尝不是以其他将臣之鲜血去祭她这一腔私情?

  过去六年间,前有裴穆清,后有卓少疆,皆是他口中的良将,亦皆是他口中的忠臣。朝廷是未负他,可朝廷负尽了那些浴血报国的铮铮将臣,而他早已将自己视同他们一体,又岂能够心甘情愿地向这样的朝廷继续效忠。

 &ems